另眼看招商--茅竹吟风
发布:2008/12/12 23:36:12
分类: 社会闲侃
阅读:1621

  招商引资是近年政界最流行的词语,许多地方几乎都把它当成一种发展地方经济、解决财政困难的起死回生的良方。党委书记亲自抓,行政首长具体抓,班子成员分工抓,层层下达任务,年年增加指标。于是,各种类型的招商队伍云游四方,到处游说,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蓬勃开展,方兴未艾,形成了一种“大跃进”的局面。据说某国定贫困县仅开展一场旅游文化月活动就耗资百万元,地方党委政府招商引资的胆略和气魄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招商引资的高压态势迫使一些地方频出怪招。郭根群2007年1月在人民网上发表的文章《招商引资出怪招的嫌疑与危害》中列举了十大怪招:怪招一,以官招商引资。怪招二,以美女招商引资。怪招三,以子女入(行政和事业)编制招商引资。怪招四,以零地价招商引资。怪招五,以出卖当地资源招商引资。怪招六,以减免税费招商引资。怪招七,以默许污染招商引资。怪招八,以名人招商引资。怪招九,以人海战术招商引资。怪招十,以坑骗手段招商引资。他同时指出了怪招的危害性,一是违背了党的干部四化方针,有一俊遮百丑之嫌。二是违背了社会公德,有污染社会风气之嫌。三是违背了科学发展观,有急功近利之嫌。那么,一些地方频出怪招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位名为“清泉知我心”的网友2005年10月在人民网上发贴,分析了五种原因:一是说明了一些地方领导驾驭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缺乏。二是说明了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和法纪意识的淡薄。三是说明了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扭曲。四是说明了仍有个别善于投机的商人希望成为“脚踩两只船”的“红顶商人”。五是说明了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和缺位。 
  其实,经济学界也有一些人士对上述现象表示了担忧。付志刚在《我国外资“超国民待遇”分析》一文中认为,超国民待遇就如一把双刃剑,对外资实行超国民待遇尽管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蕴藏了相当大的经济风险,尤其是外资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我国的某些资源及其控制权,很容易形成垄断甚至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张国有在《政府作为与国民待遇》一文中认为,“超国民待遇”的负面效应使内资企业愈加感到处于不利地位,政府要从利用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吸引外资快速发展经济的阶段,转向保持市场公平、公正、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的阶段。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张二震教授认为,政府干预下的招商引资,使本应在成本导向下的企业投资行为与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行为合而为一,扭曲了市场信号,如听任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不仅损失了地方财政,而且导致了土地等资源的巨大浪费。 
  招商引资,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搞大哄大起,不切实际,层层加压。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把“好商好资”招回来,为地方经济发展出力,为子孙后代造福。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大力倡导“中介招商”,由民间中介机构承担招商工作,政府给中介予以一定比例的奖励,这样有利于专业招商队伍的形成,有利于政府把主要精力用在健全法制,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由此说明,只要积极探索,肯下功夫,完善招商引资工作体制和机制,总会找出有效的办法的。 

(2008.06.23)

返回上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