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取经僧人多--茅竹吟风
发布:2015/10/7 16:47:06
分类: 另类赘言
阅读:1786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明朝吴承恩所著神话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往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则艺术地再现了这段神话。最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又请复旦大学历史系钱文忠教授根据史籍记载开讲《玄奘西游记》。如今,唐朝僧人玄奘法师只身到天竺(印度)取经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
    可是,历史上到印度取经的僧人,何止玄奘一人!
    翻开有关典籍得知,佛教传入中国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发源地印度的僧人东来传法,另一个是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西行求法始于曹魏时期,东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到唐代达到极盛,北宋以后则渐趋衰落。寻求经典、西行求学、躬睹圣迹、访求名师等活动,构成了中国古代僧人求法的内容。而求取佛教经典,是西行求法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曹魏时的朱士行于公元260年(魏甘露五年)由长安西行,过河西,涉流沙,到达当时流行大乘教的于阗,得《放光般若》原本。后遣弟子将经本送至洛阳,本人则终身留在西域,八十岁时病殁。朱士行虽然没有到达天竺,而且取回的经典也只限一部,但作为西行求法第一人,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武帝时(公元265——290年)又有竺法护(或作竺昙摩罗剎)西行取经,携带大量经本东还,自敦煌至长安沿途传译,写成晋文。到了东晋以后,西行求法者渐多。有康法朗、于法兰、竺佛念、慧常、进行、慧辩、慧叡、支法领、法净、昙猛等人。晋宋之际,是西行求法的一个高潮时期。有法显、智严、宝云、慧景、道整、慧应、慧嵬、慧简、僧绍(韶)、慧达、僧景、智羽、智远、智猛、法勇等人。据统计,东晋西行求法僧人可考者51人,刘宋70余人,元魏北齐北周西行求法者19人。隋唐之前西行求法者中比较著名的还有宋云、慧生等人。唐代不仅西行求法的路线有所增加,而且求法的人数也比以往大大增多了。仅唐初五十年间(公元641年——公元691年),就有57位僧人西行求法。自宋代以后,西行求法渐趋衰落,虽然也留下了个别的西行游记,但都很简略。
    西行求法者中影响最大的是法显、玄奘、义净三人。东晋时的法显于公元399年春天(时年65岁),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结伴前往印度。他们穿越沙河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达沙漠南缘的佛教中心于阗国,随后翻越“冬夏有雪”、“艰阻险绝”的葱岭,进入了北印度境内。公元412年夏天,搭乘商船归国。法显13年间游历了近30个国家,回到中国时已经78岁高龄。梁启超评价法显:“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 唐朝的玄奘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从长安西出,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度莫贺延碛大沙漠,历九死一生抵伊吾(今新疆哈密县)。自伊吾向西南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经屈支(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北越天山,沿伊塞克湖西行,到达西突厥可汗的驻地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之托克马克附近),复在西突厥的护送下,穿过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粟特诸国,经由铁门关,进入吐火罗国故地。自此向南,越大雪山(兴都库什山),入北天竺。贞观十九年,他携带搜集到的佛经657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回国。玄奘西行求法,周历130余国,行程五万里,堪称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玄奘返回长安后,口述旅途见闻,由辩机笔录而成《大唐西域记》。玄奘稍后的义净于公元671年(高宗咸亨二年)由海路赴印度求法。周游印度,巡礼圣迹,并在著名的那烂陀寺学习了十年,后来在公元685年(武后垂拱元年)仍取海道东归,在南海一带滞留了近十年,公元695年(武后证圣元年)返回洛阳。义净在外25年,历天竺30多国,得梵本《经律》近400部,译经56部,200余卷,回国后又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历代僧人西行求法,为发展佛教事业,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他们不计个人安危,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追求真理的精神,足可传世,以励后人。
2007.04.05


返回上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