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作品要目碎语>碎语收藏(2006)
碎语收藏目录
2006年1月碎语
贺《晓钟集》问世 刘道玉三拒高官 桂冠与头盔 狗词小集
闲说过年      
2006年2月碎语
不同凡响的吴仁宝 闹元宵 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舞台 咏雪三首
公车私驾风不可长      
2006年3月碎语
合肥整治“四乱”好 “两会”莫要程式化 对姓名宜实行注册管理 学诗须去名利心
源头打假莫忘群众 互联网的功与过 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  
2006年4月碎语
罪恶的毒品 儿时救书 官商勾结 分手代理不可取
雷锋没变 “五一”国际劳动节与八小时工作制  
2006年5月碎语
劳动光荣 说说母亲节 谈谈父亲节 登九华山顶天台寺
佛国印象 六一儿童节随想    
2006年6月碎语
迎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 为命题作文回归而欢呼  
赠高考考生 读林从龙《诗词讲义》 慧律说法听众多 青藏铁路通车
2006年7月碎语
作观光诗须注意的问题 收入差距有望调整 乐诚寺见闻
岳正草诏 儒佛相通《弟子规》 七夕节  
2006年8月碎语
需要软件网上淘 坏风俗亦可杀人 推介好书助招商 鞭挞商业贿赂
时代呼唤白求恩 衙前河亟待呵护    
2006年9月碎语
高招果真公正吗 怀念伟人毛泽东 台湾“倒扁”运动说明了什么
也说腐败 戏题某茶话会(旧作) 有感于纪检干部学唱歌  
2006年10月碎语
中秋与咏月诗 读《说唐》口占 朱元璋惩治贪污 电脑能诗乎
长征断想 重阳登高    
2006年11月碎语
知县别名知多少 大学为何青睐高尔夫 衙前河开始复苏 谨防民主推荐变味
异彩纷呈咏雪诗 校园杂吟八首(旧作)    
2006年12月碎语
十大腐败官员排名榜 “四个不分”好 作恶三步曲 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
圣诞节缘何流行中国 四川女生捐肝救母孝行垂史    
下一页
 

-------------------------贺《晓钟集》问世--------------------2006.01.05
---
------------------------- 刘道玉三拒高官---------------------2006.01.10
---2005年12月21日《文摘周刊》以“刘道玉三拒高官”为题,披露了曾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出版的新书《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中的部分内容。1981年团中央筹备换届工作,他辞去团中央书记人选;1982年教育部部长准备换届,他坚辞部长人选;1983年中央拟任他为武汉市市长,他又坚决推辞了。那么,他拒官的理由是什么呢?请听他的解释:“我之所长是教育和学术研究”,“我绝对担当不起如此重任”。
  在当今一些地方跑官、要官、买官、贿官之风屡禁不止的情况下,竟有如此可爱的知识分子存在,当是中国官场的一大幸事!刘道玉可爱之处有三:第一,他是打破官本位观念的典范。中国文化人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都以作官为荣,大到匡扶社稷,小到光宗耀祖。到手的官硬是不要的人,实在寥若晨星。第二,他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典范。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样样精通,高知不一定适合当高官,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在嗜官如命的人眼里,是视而不见的。第三,他是对人民负责的典范。现实中总能找到一些“官游子”,言则装腔作势,行则装模作样,“老百姓”只能被他们挂在嘴上,不能进入心中。这样的人永远都嫌官小,哪能执政为民呢?
  但愿国中多出些刘道玉,加快官场净化的进度。
------------------------ 桂冠与头盔--------------------------2006.01.15
---独臂英雄丁晓兵是武警驻无锡某部政委,二十年前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作战,失去右臂,荣立一等功,并荣获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如今,他带领部队共赢得288面奖牌、奖杯,用独臂书写了更加辉煌的人生篇章。他的事迹在各大新闻媒体上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
  面对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丁晓兵说:“真正的英雄是牺牲了的战友,我不把党和人民的厚爱当作索取回报的筹码,更不能因为戴上了英雄的桂冠,而脱下战士的头盔。”他的话字字掷地有声,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桂冠是荣誉的象征,头盔是战士的标志。多少人戴着“头盔”,在不同的岗位上,追求人生的价值,一旦“桂冠”到手,就把“头盔”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也有人伤残后,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再无建树。丁晓兵之所以称为英雄,是因为他淡泊名利,身残志坚,是一个同时戴着桂冠与头盔的文武双全的壮士。
  丁晓兵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历程,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不要让荣誉的光环遮住了前进的方向。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就不会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 

---------------------狗词小集(仿幼学句法)--------------------2006.01.20

---------------------闲说过年--------------------------------2006.01.25
---俗话说,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过年,是家庭集中消费和享受的季节。所以,小孩都眼巴巴地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年是指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至次年正月十五日这一段时间,即通常所说的春节期间。狭义的年则是指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俗称大年,月大为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和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俗称小年)。围绕一个“年”字,人们的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大年前的一段时间,特别是从小年到大年的几天时间,称为“忙年”,磨面,碾米,办年货,做新衣服……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㈡一年的最后一天即大年,是活动的高潮期,这一天才是真正的“过年”。㈢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日,是“拜年”的时间,亲朋好友,相互走动,上门的带些糖糕酒之类的礼物,受礼者则以酒肉款待。大年后第一次出门拜年谓之“出行”,接送“出行”的人,少不了放些鞭炮,说一些发财、兴旺之类的吉祥话。这三个阶段中,最令小孩激动的还是“过年”这一天。“过年”在我孩提时代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早起来,我们小孩子都换上崭新的衣服,怀揣着长辈给的压岁钱,嬉笑打闹。玩到邻居家,总会收到大人们给的糖果、瓜子或爆竹之类的东西。爸爸则忙着打扫门前卫生,换中堂,贴大门和后门对联,贴窗花和贴“福”字,挂贴年画。奶奶和妈妈开始煮猪肉,做圆子,配制菜料,筹备丰盛的年夜饭。早餐和中餐吃得简单点,特别是中餐,我们都吃得很少,为的是晚餐能大饱口福。傍晚,爸爸带着我们给附近的祖坟送灯。这种灯是用细竹竿做的,在顶部纵向剖成四等分,扎紧顶头,中间用两根四寸长左右的短棍交叉撑开,外面用半透明的皮纸糊起来,留个小门,再在里面插上蜡烛。来到坟前,把整个竹竿插进地面,然后点燃蜡烛就行了。天黑了,家里各个房间都要点上灯,堂轩的香火桌上点燃两根大蜡烛,中间的香炉里插上燃着的香。年夜饭之前必须履行祭拜祖先的程序:将饭桌横向靠近香火桌,端上几碗菜,摆上筷子和酒盅,盅内斟上酒,然后燃放鞭炮,焚烧香纸,同时,所有的男人按辈分大小,由前至后,向祖先行跪拜礼,祈求祖先保佑全家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祭拜已毕,倾洒盅子里的酒,收拾碗筷,恢复饭桌到原来的位置,就可以开始上菜了。菜很丰富,一般少不了四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圆子,三是鱼,四是苦菜。火锅以猪头肉为主,烧得热气腾腾的,说明日子红红火火。圆子寓意全家团圆。"鱼"和"余"谐音,象征"年年有余"。苦菜此时称为安乐菜,用之是为了提醒孩子们,只有艰苦奋斗,才能过上安乐的日子。这一餐,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全家人边吃边谈,说说笑笑,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欢乐的气氛。小孩子性急,总是不等大人吃玩,就开始点起灯笼,去邀附近的小伙伴,挨家挨户地登门,名曰“辞年”,实则收集香烟、糖果、瓜子一类的物品。那时侯,没有电视,互相串门的多。善于讲故事的、说书的、唱小唱的人特别吃香,人们争相邀请,聚于一家,有滋有味地听着。这一夜,所有的人家都睡得很晚,有很多人彻夜不眠,等待天明,称为“守岁”。我和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就曾经相互打气,一直在火宕(烧柴火的方坑)边坐到窗外透进晨曦。
  儿时的回忆令人神往。如今过年,虽说有饭店可以订餐,有电话可以通问,有电视可以观赏,有网络可以畅游,但实在难以感受到儿时那种急切的期待、那种浓烈的亲情、那种熟悉的乡音、那种纯真的快乐。尽管现在出现了假期型、轻松平淡型等过年方式,但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等地2000位公众的调查显示,七成多居民仍喜爱过传统型春节,且公众认为放鞭炮、舞狮、逛庙会、看戏等传统项目应该保留。由此我想到,现代生活的进步毋庸置疑,而传统过节的魅力也是巨大的。

回到上面


-------------------------不同凡响的吴仁宝-----------------------2006.02.05
---江苏无锡江阴市华西村一位七十八岁的老人吴仁宝,创造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神话”──他以48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履历,成为在中国这个最小官位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人。他领导的华西村从昔日人人穷得没饭吃,发展到今天户户住别墅,家家有汽车,人均存款超过百万的“天下第一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他传奇的人生穿越半个世纪的风雨,成为中国农村大地上一面不倒的旗帜。
  吴仁宝不同凡响之处有四:
  其一,坚持走集体化的道路,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始经历一场新的重大变革,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为引子,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各地推开。面对这场全国性的改革,以集体经济壮大起家的华西村没有分。吴仁宝根据华西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坚持了自己的路子。20年之后,华西村民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农民。用吴仁宝的话说就是:“华西村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只有家家户户富。” 有一位德国政要到华西村参观后,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华西村的富裕,让我们亲眼见到了马克思早在100年前所畅想的那种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真正富裕。”
  其二,坚持实行公管型分配制度,使人人享受高福利。华西村规定:凡村办企业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领取50%的工资,其余50%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兑现。奖金通常是工资的3倍,80%作为股份投入企业,第二年开始按股分红。村民要用钱就向村里打个报告,需要多少取多少。平常的生活不缺钱花,有大病村里都包了;米面菜油、各种副食村里发的吃不了,每人每年还有3000元餐券在村里的大饭店免费吃饭。另外,男到60岁,女到55岁,每月都可以拿到养老金。有人给华西下了一个十分严厉的判断:在华西没有个人财产的自由支配权。这在全国上下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今天,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华西村民无一不感到满意,因为他们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一个美国游客参观华西村民的生活后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其三,坚持国富大目标,带动他村致富。为了使周边村同样富裕,吴仁宝创造了“一分五统”的大格局,即:村企分开,并入华西的村子仍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村委会;由华西集团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他还先后出省建立了“黑龙江华西村”和“宁夏华西村”,这两个村的村民收入翻了四番。他为中西部20多个省、区举办100多期培训班,智力扶贫带动10万人脱贫致富。
  其四,坚持公而忘私的崇高品格,把群众的幸福放在首位。吴仁宝带领党员干部,为村民创造了天堂般的生活,可自己竟与老伴依然住在华西村70年代的旧楼里,房间墙壁已多处剥落,家具老旧。早在20多年前,吴仁宝就给自己约法三章: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1999年至2004年,华西镇人民政府奖励给吴仁宝个人5000万元,他笑笑:“我要那么多钱干吗?不要,还是留给村里,留给老百姓。” 吴仁宝有句名言:“有福民享,有难官当!”“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吴仁宝已于两年前从支部书记的位子退下来,他对新一代领导的最大期望是:把华西“共同富裕”的理念坚持到底。我们也希望这种理念能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结果!

-------------------------闹元宵------------------------------2006.02.10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或灯节,是春节时期的最后一天,民间热烈庆祝,故有闹元宵如小过年之说。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要举行一些活动。在家庭,主要是祭祖和吃汤圆。民间有一种说法,过小年时,把祖先接到家里,供在香案上,为的是与后人团聚;到了元宵节这一天,春节已过完,家人们作着干农活的准备,出外求学的、公干的、谋生的,都要准备启程,因此必须把祖先送出门,这就得履行一个祭祖的仪式。祭品少不了汤圆。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汤圆,象征团圆幸福。
  在乡村和社区,最热闹的有三项活动:一是放花灯。花灯种类很多,如寺庙的彩灯、店铺的走马灯及儿童的鼓仔灯等。式样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形象灯,如关公灯、兔灯、水果灯等;另一类是活动灯,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现在多为电动花灯,如状元游街、八仙贺寿、桃园结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传统。一些城市公园里就可见到有条件的单位举办的多姿多彩的灯会。二是猜灯谜。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三是舞狮子。这是小孩最感兴趣的活动。通常有一个班子表演,主角至少五个人,一个人引狮,四个人舞狮。每匹狮子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在京锣、鼓钹声中,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舞狮时锣鼓喧天,鞭炮声不绝,为元宵节营造了热闹的气氛。
  我记得小时候,舞狮队后还跟着花鼓队,前者威武,后者文雅。舞狮队每到一家,先在门外场地表演若干个动作,然后进入堂中,攀上叠起的桌子,作些精彩的动作,再取走事前放在上面的红包,把舞狮活动推向高潮。舞狮队刚一出门,花鼓队便接踵而至,穿着彩服的少女们,在锣鼓、器乐的伴奏下,跟着领唱人,一边跳舞,一边唱着吉祥如意的歌曲,恭祝主人全家幸福安康。那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可惜现在已很难看到这样的情景了。
  如今元宵节,在我居住的小城里,除了一些家庭放点鞭炮,再也看不出“闹”的气氛了。
------------------------“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舞台--------------- 2006.02.15
---2005年12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9亿中国农民,从此彻底告别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它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愿,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农业税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在中国延续了2600年之久,其间共经历了五次大的调整和变化:第一次是由夏商周时期的劳役地租,改变为春秋战国时期以亩计征的实物地租;第二次是由秦汉时期按土地产量分成的比例地租,改变为魏晋至唐前期按土地数量缴纳的定额地租;第三次是由魏晋隋唐时期的租调制调整为唐中后期的“两税法”;第四次是由唐后期的“两税法”改变为明代计亩征银的“一条鞭法”;第五次是由明代的“一条鞭法”改变为清代的“摊丁入亩”,完成了赋役合并。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在相当时期内,一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统一了全国农业税制度,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农业税实施以来,对于贯彻国家的农村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保证基层政权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2004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2004年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自2004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中央财政拿出396亿元用于转移支付。2005年,有28个省份全部免征农业税,其他3个省份农业税税率也都降到2%以下。2005年,农业税收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已经微不足道。
  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地区。取消农业税,是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广大农民对取消农业税反映强烈,一片欢呼。
  但是,我们在为取消农业税而欢呼的同时,切莫以为农民负担没有了,要特别警惕农民负担出现反弹!实际上,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早已不在农业税上,而主要表现在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和乱罚款上。取消农业税以后,这种现象变得更加突出。一些农村干部和涉农部门有可能为解决自身经费问题,以种种方式再次向农民伸手,这就使得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取消农业税给农民负担监管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加重农民负担的主体由过去的乡村基层行政组织转变为土地、教育、水利、计生、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和单位;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由过去的全局性转变为局部性;加重农民负担的方式由一年一两次集中突击式转变为全年散发的“游击”式;加重农民负担的对象由区域性群众转变为类别性个体。因此,全社会都要关注农民负担问题,尤其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更要把“减负”工作拎在手中不放,切实抓出成效,千万不要让“免税不免负”的现象发生。
-------------------------- ----------咏雪三首-------------------------2006.02.20
--------------------------------- -公车私驾风不可长------------------- 2005.02.25
---  公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一般都配有专职驾驶员从事驾驶工作。但是,近年来,各地纷纷出现领导干部驾驶公车现象,一些人竞相效仿,使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什么这些官员对驾驶公车如此着迷呢?他们摆在桌面上的理由是:㈠亲自开车,节省成本,腾出驾驶员做些其他的工作。㈡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外出,说走就走,十分方便。㈢作为现代化领导干部,开车是一项基本技能,不会开车就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那么,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呢?窃以为,原因有三:其一,爱慕虚荣。豪华公车的盛行,使得一些年轻官员滋生攀比心理,看到身份相近的人亲驾官车,就不免手心发痒,若不积极效仿,似乎有失体面。其二,享受特权。方向盘捉在自己手上,老婆孩子、亲戚朋友有点什么事,帮助跑一下,不仅省了钱,也提升了自己在家庭和亲朋中的形象。其三,方便腐败。给上级送礼,到基层收礼,没有第三者看着,心里轻松多了。如果想沾点黄赌毒的事,就不必十分戒备,可以放心地“改革开放”了。
  公车私驾有没有害处,恐怕是不言自明的。腐败问题暂且不说,交通事故就令人触目惊心。仅以媒体披露的湖南省为例:2004年3月23日,湖南省双牌县质监站站长李军酒后驾驶猎豹越野车,搭乘发廊卖淫女等4人兜风,在县城撞死两人后驾车逃逸,逃跑途中还将群众追逃车辆撞坏。2004年8月21日,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谭凯文私自驾驶公车到张家界游玩,与一辆大巴车相撞,造成两人死亡,两人重伤。2004年11月27日晚,韶山一市委副书记驾驶公车致人死亡并逃逸。2005年5月7日,湖南省蓝山县长张兆湘驾车从衡阳老家返回县城途中,因车速过快,翻入路旁沟中,不久死亡。2005年12月4日,长沙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黄常清驾驶车辆与两辆摩托车、一辆自行车和过往行人相撞,发生了一起致使17人不同程度受伤的交通事故。等等。湖南省纪委于2005年12月,为此专门下发了第19号文件《关于严禁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车的通知》,着力狠刹领导干部“自驾风”。
  湖南因为出了问题,便不得不下道禁令。其他地方也非要等问题严重,再重视吗?
  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公务用车制度,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应该坚决刹住公车私驾风!

回到上面


--------------------------合肥整治“四乱”好-------------------2006.03.01
--- 近期到过合肥市的人,都会感受到整治“四乱”的浓厚气氛。
  所谓“四乱”,是指乱吐痰、乱撒冥纸、乱扔乱倒垃圾、乱穿行。为了全面整治“四乱”,市政府发了通告;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曝光“四乱”行为,强化舆论监督;由机关党团员、志愿者和学生组成的劝导队,上街宣传、劝阻、纠正;城管、公安安排足够执法力量,巡回检查,严管重罚。
  合肥市为什么花这么大的力气,整治“四乱”呢?这也是逼出来的。“四乱”乍一看,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是相当一部分人长期自然养成的坏习惯。这种习惯不除,就会直接影响城市卫生与交通环境,大大降低一个城市的社会公德水平,损害城市的文明形象,也严重影响了投资环境。无论是从经济建设,还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不整治“四乱”,都是不行的。
  合肥市民和进入合肥的人,应该在这场整治中,借助外在的压力,好好修理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文明素质。作为其他地方的一个普通公民,也应该从合肥的整治中吸取经验,反思自己,从小事做起,真正做一个文明公民。

--------------------------“两会”莫要程式化-------------------2006.03.05
---历年各地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的召开,是当地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是由于其内容与形式的程式化,使老百姓的感应度不断降低,有些人对此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兴趣。
  只要稍作比较,就可以看出,从中央到地方,从过去到现在,几乎所有的“两会”都遵循着同一种模式:㈠议程大同小异。人代会议程: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本级政府关于过去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本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议本级政府关于过去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人大会常委会主要负责人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法院院长关于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关于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政协会议议程:听取和审议政协主席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政协副主席所作的政协本届上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的报告,列席同时召开的人大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审议通过政协本届本次会议政治决议和其它各项决议。㈡过程机械单一。会议履行的一切仪式(包括材料)都是事前准备好的,从会议开始到结束,就象一台机器从启动到停止,丝毫不能走样。㈢舆论千篇一律。不论是人大代表发言,还是政协委员讨论,不论是主席台上讲话,还是新闻媒体报道,都是类似的声音:过去的成就如何辉煌,未来的前景如何美好,本次会议开得如何成功,广大干群的斗志如何受到鼓舞……等等,等等。
  我说这些话的意思,并不是对现今的“两会”颇有微词,而是希望会议要改革,改掉同一个面孔,使之有生气、有活力,能与老百姓融合得更紧密。比如说,会议期间,可以安排议案提案现场答复会、人民建议现场征集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使政府与群众之间产生互动,让老百姓真正参与到会议中去,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建言献策,这不是很好吗?

--------------------------对姓名宜实行注册管理-----------------2006.03.10
---姓名是一个人的代号,是从事一切社会活动区别于他人的标志,也是人们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小孩出生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取名登记户籍入册。此后,身份证、准考证、产权证、驾照、护照、执照、存折等等无不使用姓名。
  目前,我国对公民的姓名缺乏必要的管理。取名自由导致一些问题的显露,给社会管理带来很多麻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㈠重名现象严重。在北京,叫王涛、张颖、张力、王军、王红、李明、李杰、张华、张亮、刘勇、刘刚的人都在1000人以上;在上海,叫王小妹的有13000多人;在沈阳,有4800多个刘淑珍,4300多个王玉兰,另外还有王伟、李伟、李杰各3000多人;在天津,有张颖、张力、张英、张健各2000多人;在广州,有梁妹、陈妹各2000多人。同姓同名造成人们社会交往中的诸多不便,常常给当事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也增加了户籍管理和社会治安工作的难度。㈡怪名不断增加。为了避免与人雷同的姓名,有的家长给孩子取一些怪字、冷僻字为名。在每年的高考电视发榜名单中,经常会见到姓名中打着“?”或“▲”的符号。显然,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令人尴尬的事情。还有些家长取名,把洋名夹带在姓名中,比如:朱约翰、王玛丽、张彼得等等。洋人名字的音译字,除了带点洋味外,没有什么确定的汉字意义,缺乏民族感,显得不伦不类。
  如何管理姓名,国际上有些国家的做法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葡萄牙政府在登记人口姓名时,采取审核措施。葡萄牙司法部网站列出了39页合法名字和41页不得使用的名字。按照规定,飞碟、洛丽塔、马拉多纳、蒙娜丽莎、马克思等名字,都在禁用之列。
  针对我国实际,笔者提出如下管理姓名的设想:㈠国家修改《户口登记条例》,增加姓名注册管理有关内容。㈡公安部制定《公民姓名注册管理办法》,公布禁止使用的名字。㈢市、县公安机关利用互联网,架设姓名注册管理系统,无偿为公民提供姓名注册服务。该系统应限定取名用字范围,凡有悖于公德、有伤风化、有辱人格的字,使用新华字典以外的异体字或自造字等,均不可用。㈣各级户口登记机关受理婴儿出生登记时,实行先注册,后登记。确保新生儿市内、县内无重名。

--------------------------学诗须去名利心-----------------------2006.03.15
---清朝的徐增在《而庵诗话》中说:“诗乃清华之府,众妙之门,非鄙秽人可得而学。洗去‘名利’二字,则学可得其半矣。”可见诗与名利不相容,欲寻学诗法,先去名利心。
  言为心声,诗言志。作诗有感而发,直抒胸臆,出自真情实感,没有一点虚假,自有可观处。如民歌就是极好的例证。冯梦龙《序山歌》云:“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与?且今虽季世,而但有假斯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李开先在《词谑》中也说:“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婉曲,有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因此,一些人把民歌赞为天籁。这种率性而为的天籁,源于真心,抒发真情,传递真意,自然造就了真正的好诗歌。
  然而,作诗者若有名利之念,则心不诚、情不真、意不纯,焉有佳作面世?诗为名而作,则必无病呻吟,小题大作,搜奇猎胜,忸怩作态,意欲超群,实为作秀。诗为利而作,则必取悦于人,投其所好,颂则肉麻,讽则刻薄,全无诗味,只有铜臭。
  历来诗有大成者,皆淡泊名利。李白遍游名山大川,诗歌雄奇豪放,人称“诗仙”。杜甫善陈时事,尤重民生,世号“诗史”。陶渊明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王维隐居终南、辋川,描写山水田园,古人评之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却处世达观,晚年寄情山水,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由此看来,学诗要先将心境打扫干净,容不得名利的污染。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肯定与好诗无缘了。
--------------------------源头打假莫忘群众---------------------2006.03.20
---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是当前社会的顽疾之一,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作为承担产品质量源头监管职责的质监部门,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前些年,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协调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全面推行打假责任制、签署打假责任状,按行政区划责任到人,实行项目考核。虽然打假成绩斐然,却无法保证沉渣不再泛起。
  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发言人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打假治劣的“五道防线”:以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加工窝点为重点,构建遏止假冒伪劣产品从生产进入流通的“防线”;以查处假标识、假包装物印制活动为主,构建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乔装打扮混入市场的“防线”;推动无检验能力的生产企业通过检验责任委托,来落实法律规定的出厂产品必须检验合格的规定,从生产源头打牢防范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消费领域的“防线”;以查处非法使用废旧原料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为主,构建防止非法原料用来制假的“防线”;以建立制假者“黑名单”为主,形成惩罚质量失信行为的威慑,参与构建市场主体质量信誉“防线”。这个思路很好,但似乎还是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
  质监部门由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在广阔的土地上密密布点,长期看守,这就使得制假者有可乘之机。但是,任何制假者都不可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制假,都会暴露在群众的视线之中。因此,打假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充分发挥了群众的监督作用。如何发动群众来实施监督呢?可以聘请观察员,严密监视已经发现的制假窝点;可以实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制假违法行为;可以通过本级政府,明确下级政府和行政组织带领群众监视制假现象的责任。总之,只要广大群众动员起来了,就有千万双眼睛盯着,制假者就难逃法网,制假违法行为就会销声匿迹。
--------------------------互联网的功与过--------------------- 2006.03.25
---  今天,互联网不再是陌生的词语。它融入机关单位,走进千家万户。它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创造出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短短几十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从美国传播到五大洲,把整个世界连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直接影响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去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披露,截至到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03亿人,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增长迅猛,首次超过了网民的一半。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可以说,互联网在人类迈向信息时代的进程中功不可没。
  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色情无孔不入,毒害了一大批青少年。二是网络游戏使一些青少年成瘾,有的荒废学业,有的聚众闹事,甚至杀人放火。三是盗版软件到处泛滥,保护知识产权则变成一纸空谈。还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捉摸不透的网聊,公开抄袭的文章,都隐藏着一些不健康的东西。
  话又说回来,把这些弊端统统都归结于互联网却显失公平,因为互联网只是人类使用的工具,有益还是有害要看什么人怎么用。就好像菜刀既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不能因为它能作凶器,便禁止所有的人使用菜刀。
  如何趋利避害呢?我以为,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文化、工商、公安、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打击各种网络犯罪活动,净化网络环境。二是网民提高伦理道德素质,增强自觉抵制有毒有害信息的能力。

--------------------------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2006.03.30
---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为期不远了。人们在议论高考制度为选拔和培养人才立下不朽功勋的同时,也纷纷指摘它日益显现的弊端。综合各方面的观点,可大致分为三类:
  一、考前阶段。①统一高考风险巨大。虽然全国统一高考中增加了部分省市的自主权利,但统一的本质未变。这种统一在信息化时代有一个不可克服的巨大风险:一个考点不慎,满盘皆危。在试卷的出题、上网、印刷、保管、运送、发卷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盗题或漏题,则由于手机与网络的普及,国家或地区就将付出巨大成本。②一年一次机会太少。由于一年只能考一次,广大考生很难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如果一次高考未能如愿,则再一次选择就必须等待一年。不仅浪费时光,也浪费金钱。因此考生感受的压力巨大,心理与生理都受到严重的影响。③文理分科不利发展。现阶段的中学教育都是围绕着高考的目标而进行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应试教育。因为高考分为文科、理科,所以绝大多数学校在高一结束后就开始分班了。有的学校高一一进校就分文理科。中学阶段本来就是打基础的阶段,各科知识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实行文理分科,很多文科生的理化生知识几乎为零,很多理科生对人文学科也几乎一无所知。
  二、考试阶段。①高考时间过死。一是日期忙。高考日期定在6月7日、8日两天,很难碰上双休日。由于交通拥堵而耽误考试,对考生来说是终身遗憾。二是气温高。这时虽然不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段,但是总有考生在考场里热晕了、热燥了,总有人被送上救护车。本来长时间复习已经筋疲力尽了,然后再来猛考,一遇高温,考生的身体如何受得了?三是时间长。考生连续两三天不能休息。为什么不能把不同科目的卷子放到一起考呢?一天考完行不行?如果一个科目有100个要点,完全可以随机抽取10个要点来考。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还有利于保密。②高考命题过宽。高考命题多年来的原则是,依据大纲不拘泥于大纲。好个不拘泥,这给学生造成了多大的负担。如果命题超一寸,老师就要超一尺,学生复习时就要超一丈。③应试作文过偏。一是不符合生活的实用性要求。如今社会提笔作文,大量的是起草合同,写广告,写自传,写通知,写时事生活评论,写讲话稿,写实验报告,写科技论文。只有极少数人从事文学创作,写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很多人(包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写不了工作总结、经验材料,写不了讲话稿,不会起草文件,不会写广告、通知,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二是限时限字,逼人造假。40—50分钟必须写出一篇文章,而且是决定一生前途命运的文章。这种形式的考试,必然制造出大量虚情假意的文章。文之优劣不应以字数定,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应该提倡写短文,尤其要钟爱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章。
  三、考后阶段。①阅卷不公难以避免。据说,高考阅卷为了追求高效率,一篇作文平均批阅时间不足一分钟。当考生得知他们十年寒窗苦练出来的一点作文能力,将在不足一分钟的时间内由某一个人作出决定他们命运的评判时,他们能不惊得目瞪口呆吗!②暗箱录取时有所闻。极少数高校利用政策漏洞进行暗箱操作,违规招生,牟取暴利,引发了人们对高考制度和教育界的信任危机。一些社会办学机构中甚至存在着非法招生问题。③高额学费令人却步。目前全国高校的平均收费水平在每年4000元到5000元之间,有的已近万元。相比之下,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过5854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过2210元。学生在校期间的其他花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一涨再涨的学费已经让人们苦不堪言,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更是雪上加霜。贫困家庭的学生上不起大学的到处可见。
  针对以上弊端,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很好的看法和建议。如: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陶东风认为,只有信息公开,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才能有效遏制教育腐败。北京“两会”上,政协委员徐沁建议把高考日期改在6月份的第一个双休日。希望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改革现行高考制度,让高等教育更好地有利于国、造福于民。

回到上面


--------------------------罪恶的毒品-------------------------2006.04.05
---毒品,这个视之听之都令人厌恶的字眼,总是频频出现在新闻媒体上。
  1979年,云南省永德县明朗乡破获被认为是我国自1952年禁绝毒品以来的第一起毒品案件,此后又陆续在全省查获鸦片1.6万两。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受国际毒潮的侵袭,中国毒品犯罪又死灰复燃,蔓延很快,吸毒人数不断增加,毒品滥用种类增多。有资料称,截至2004年,中国已有吸毒人员114.04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农民、无业闲散人员分别占70.4%、30%和45%。除鸦片、海luo因等传统毒品外,娱乐场所内滥用摇头丸、氯月安酮等新型毒品人数迅速上升,一些地区滥用大麻、冰du片剂、杜冷丁、安钠咖情况较为普遍。中国已形成了海luo因、摇头丸及其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多种毒品交叉滥用的局面。
  应该说,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扫除毒品祸害,各级公安、海关、国家安全、司法、法院、检察院等禁毒执法部门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积极组织开展堵源截流战役和禁毒严打战役,毫不手软地打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2005年1至4月,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4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9万名,缴获海luo因3859千克、冰du1005千克、摇头丸19.8万粒。近年来,尽管中国禁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面临的毒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贩毒犯罪案件仍呈继续上升之势,毒品问题涉及的地域越来越广,危害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这种状况不得不令人担忧!
  回想建国之初,中国政府领导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毒斗争,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一举禁绝了为患百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1953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无毒国。那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如今政治和经济的形势都与那时不同,但有些经验还是可以吸取的,如:全民动员,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不要毫无顾忌地改革,毫无遮拦地开放。不要放纵自由,有损人民幸福。
  毒品,毁灭个人、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每个人都有责任监视它,打击它,消灭它!

--------------------------儿时救书----------------------------2006.04.10
---爱书者取书之道,或购或借,别无他途。然余少时,偶辟蹊径,名曰救书。
  是时政治气候多变,扫“四旧”之风,席卷穷乡僻壤,无数破纸黄书,飞出千家万户,纷纷扬扬,而后旋成一团,抛入学校密室。
  一日,我有幸随胡老师入室一观,果然古籍如山,门类繁多,令人目眩。老师好旧诗,课余轻吟似唱,平平仄仄,最能惑人。予虽蒙教诲,总感不足,务求作诗指南一读,故此格外留心。忽见他手指一书示我——《诗法入门》,我不禁狂喜,即欲伸手,不料老师敲臂止之,我方才醒悟,不是耍处,只得怅然而返。
  数日后,闻焚书日近,坐立不安。思虑再三,决意救斯书于烈火。遂邀同窗,潜入密室,各取所需,居然成功。
  自此,斯书随我上高中、到部队、进大学,形影不离。其间,亦搜集披览诸多诗集诗话,然则非购即借,无须妄为。今虽作诗尚在门外,而门内诗味略有所闻,且感陶情适性,不无裨益。
  回首往事,不避窃嫌,见书危而施救,乃叹儿时之举壮哉。

--------------------------官商勾结---------------------------2005.04.15
---   为官者施政为民,为商者经营为利,二者本不相干,然相互勾结者甚多,古今皆然。
   赵国商人吕不韦,从事政治投机,资助王位继承人,贿赂权贵,终于把嬴政做成千古一帝,自己也成了相国、仲父。王跃文所著《龙票》中的祁子俊也是一位商业奇才,他处乱世之中,却周旋于清廷、太平天国、洋人之间而游刃有余,使义成信成为天下第一大票号,堪称富可敌国。
   近年见诸报端的黑龙江七台河矿难、湖南娄底某矿矿难等案中,官员参股煤矿,收受矿主贿赂,为黑心矿主们充当保护伞。广东南海巨额骗贷案中,民营企业主冯某第一次到当地工商银行获取大额贷款,竟有市主要领导陪同前往;而其多年所获巨额资金的抵押证明,绝大多数均属伪造,且由当地政府国土局和房地产局开出。官商勾结,由此可见一斑。
   有资料称,目前官商相互勾结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融通资金、承揽工程、审批土地、办理证照、获取批文等方面。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投其所好、逐步侵蚀拉拢;打通官员的家属、身边工作人员等环节;靠女色引诱;通过高级干部、重要人物介绍等等,有时是几种方式交织使用。不少官员利令智昏,有的“赤膊上阵”,官商两道通吃,直接当起“老板”;有的参股入伙,建立利益同盟,以公权掠夺社会财富;有的自己藏而不露,却为亲属子女在私营企业谋利提供条件;有的收受红包,或兼职兼薪,为不法企业充当“保护伞”。“官商勾结问题现在很严重,而且越来越隐蔽。”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说,“过去很多企业贿赂官员,是赤裸裸地送钱,现在方式更‘巧妙’,查处的难度更大了”。
   还有资料显示,从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查办的大量案件看,官员与私营企业主的相互利用、相互勾结问题十分突出。在近6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直接处理的109件省部级官员违纪违法案件中,经济类案件占67.9%,其中涉及私营企业的占48.65%;在27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中,有85.2%涉及私营企业。“官商勾结”已成为经济犯罪案件的突出特征。
   官商为何勾结?原因很简单——相互利用。官员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商人保驾护航,或为商人创造“商机”,以谋取回报;商人则运用金钱或金钱替代物贿官,以谋取最大利润。二者勾结的主要目的是谋取金钱、物质等利益,手段虽不同,而目标一致,故臭味相投也就可想而知了。
   官商勾结,危害甚多。其一,腐蚀党的肌体,损害政府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其二,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依靠权力介入,损害别人利益,是不会长久的。其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无视公正和公平原则,剥夺普通百姓平等竞争的权利。
   实践证明,官商勾结,祸害无穷,已到非铲除不可的时候了!

--------------------------分手代理不可取-- --------------------2006.04.21
---近来网上炒着一个话题,叫“分手代理”,社会议论纷纷,各方看法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家住广州的未婚小伙小张和小田,在网上试着发了一个“代人办理分手”的帖子,结果真有不少人有这种需求,两人十天就成功“拆散”了十对情侣。一个崭新的分手代理行业就这样诞生了。很快,上海、北京、温州、宁波等地,都出现了分手代理公司。蔓延之势,如雨后春笋,令人始料未及。
  如何看待这种行业?大致有四种态度:㈠反对。小张的妈妈知道儿子在做分手代理,训斥儿子说,“你劝人家分开,这不是缺德吗?”这是“劝和不劝离”的传统道德观念的具体表现。㈡不赞成。有记者在羊城的街头,随机采访了二十多位年轻人,问:“假如您想分手了,你会找陌生人说吗?”被采访对象中的绝大多数人表示,应该自己说,如果当面说不出来,可以发短信、在QQ上说,或者发邮件、写信。㈢宽容。有人需求才产生这个行业,应宽容这个行业的存在。一位市民表示,“不选择这样分手,但尊重这种方式的存在”。㈣支持。持此态度的人虽然很少,却是分手代理行业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上海市著名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副教授王裕如认为,从提出分手者的角度来说,避免了传达的难堪;但是对另一方,即被传达分手消息这方的角度来说,则比从恋人口中得知分手的消息伤害更大更深。处理感情问题不应当适应商业化趋势。即使是分手,也应该亲口做一个交待,而不是由毫不相干的人传递这样残酷的事实,况且这样做效果并不会好。不过王副教授同时也表示,如果代理人是经过心理咨询培训的专业人士,那就可能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我觉得不够人文了。”
  我以为,分手代理行业的出现,是承受巨大就业压力的城市青年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恋爱一族一拍即合的结果。从就业形势看,不能指责前者;从社会影响看,不能苟同此事。它有三个害处:一是为见异思迁、逃脱责任的青年提供了机会,二是对被传达分手消息的一方造成情感上的更大伤害,三是有损青年们正确恋爱观的建立,并极有可能被玩世不恭者所利用。总之,分手代理不可取。

--------------------------雷锋没变---------------------------2006.04.25
  雷锋生前摄影师张峻任图片主编的雷锋传记《雷锋1940-1962》,首次公开了300多张雷锋照片。随着这本书的出版,一些人惊呼:发现了“不一样的雷锋”!
  其实,首次公开的这些照片都是雷锋的生活照,记录了他参加少先队、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成为钢铁工人、参加解放军等阅历丰富的人生历程和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穿皮茄克戴手表等兴趣广泛的个人爱好。过去宣传雷锋,是着眼于宣传雷锋精神,而不在于介绍雷锋传记,自然就见不到他的生活照片了。过去亿万人民把雷锋当作学习的榜样,如今人们的心态可复杂了——坚信雷锋精神不老者有之,而怀疑雷锋精神过时者亦有之,有的甚至说雷锋是当时政治运动的产物。还有人似乎要从不久前首次公开的照片中,寻找与过去宣传不一致的东西,以此来贬低雷锋形象,嘲弄雷锋精神。持此心态的人,注定是徒劳的。
  有评论说得好:四十多年来,雷锋精神和学雷锋活动能够长盛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特征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指引了青年实现人生理想的正确方向。雷锋精神就是自觉地把人民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他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使个人的利益服从人民的利益。这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雷锋身上成为自觉的行动。雷锋精神实质上就是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的统一。
  雷锋照片变多了,而雷锋没变。虽然时代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共产党人的特殊品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愿雷锋精神长驻每个公民的心中,和谐社会早日来到眼前!

------------------“五一”国际劳动节与八小时工作制-------- --------2006.04.30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这个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是和八小时工作制联系在一起的。
  19世纪8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77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工人罢工。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大约有35万工人不顾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实行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美国工人的英勇斗争得到了全世界各国工人阶级的支援,迫使资本家接受了工人提出的“每天工作八小时”的要求。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显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力量,1889年7月,第二次国际代表大会决定把5月1日作为国际劳动节。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不能不想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当今劳工们,尤其是其中的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数据,中国进城农民工1.2亿人。他们主要是来自中西部贫穷的农村地区,只接受过初中教育且年纪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82%的人到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和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仅广东就占47%。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大军的主力,占全国加工制造业总数的68%,占建筑业的80%,占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餐饮业的52%以上。这些人的待遇如何?有资料分析,中国农民工没有得到善待,主要表现在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极端恶劣上。在一些小型私营企业或家庭作坊车间,工人们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比比皆是,有些达到12小时甚至更多。连续工作时间太长成了工人生命的最大杀手。在浙江和珠江三角洲那样的所谓“经济发达地区”,没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农民工每月工资只在3百元到4百元,而且这样一种工资水平已经维持了十年以上。而在西部打工的农民工工资大约只为沿海地区农民工工资的一半左右。中国农民工工作环境之恶劣,最突出地表现在中国煤矿奇高的死亡率上。中国煤矿死亡率为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印度的10倍。中国各类的企业家特别是私营企业家们对农民工们如此无情,是为了达到他们那当今已经被神圣化了的公开目标:将产品成本特别是劳动成本压到最低限度,以便自己更快地发财致富。正是以劳动者的福利甚至生命为代价,私营企业主们才迅速积累起惊人的财富,造就了他们“能人”的美名,博得了经济学家们“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赞誉。
  十多年来的舆论一直把“企业家”们当成天之骄子而宠爱有加,“企业家”们确实被宠坏了。他们不用戴“资本家”的帽子,不用担“剥削”的恶名,对待工人可以象对商品那样随意处理。他们不仅已经听不进半点批评,甚至连歌颂的调门低一点都不能容忍。他们中的一些人被罩上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耀眼的光环,有的已雄心勃勃地向政界进军。我不排除他们当中确有一些有良心的人,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不能不令人担忧的。希望当权者想一想共产党是怎样起家的,想一想共产党所推翻的政权是如何丢失民心的。
  当权者和“企业家”们,在“五一”期间,可以抽空读一下19世纪流行在美国罢工工人中的“八小时之歌”吗?歌中唱道:“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我们从船坞、车间和工场,召集了我们的队伍,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回到上面


--------------------------劳动光荣---------------------------2006.05.05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这种活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体力劳动,即以消耗体力为主的劳动。如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另一类叫脑力劳动,即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劳动。如管理者作决策、科学家搞研究。这两种活动在很多情况下是同时存在,密不可分的,比如工人搞创新,一样消耗脑力;科学家徒步考察,同样消耗体力。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文化,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幸福。大发明家爱迪生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所以,劳动光荣是谁也不会怀疑的。问题是,从事何种劳动才会感到光荣呢?
  自从人类由于共同利益而互相联系起来的时候,社会就产生了。在任何社会里,人们都必须按照分工,从事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社会分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全社会来看,必然要求大部分人从事体力劳动,少数人从事脑力劳动。因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只是分工不同,决无贵贱之分。这种价值观是统治者必须引导社会群体去认同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社会在观念上趋于稳定。
  千百年来,华夏儿女都以勤劳、节俭、敬业为荣。在近代社会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以劳动为荣的典范。如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劳动模范是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劳模学习。
  但是,时下不少人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认为只有从事脑力劳动,才是高贵的、光荣的、幸福的,否则就没出息。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意思是说,种地难保不饿肚子,努力学习却可以得到俸禄。所以要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孟子也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劳心者统治劳力者。也许孔孟学说是从因材施教和社会分工角度看的,但它毕竟对后世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二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毋庸讳言,尽管我国的社会制度优越,而普通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是远远低于脑力劳动者的,且前者的辛苦程度比后者要大得多。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劳动光荣”这个话题变得沉重起来。施政者应当在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考虑一下如何完善按劳分配制度了。
  只有当初谙世事的孩子,能用敬佩的目光去注视快乐的劳动者时,“劳动光荣”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说说母亲节----------------------- - 2006.05.10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中国古人把自己的生日称为“母难之日”,强烈地反映了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风俗。那时,古希腊人每年春天都要为传说中的众神之母、人类母亲的象征--赛比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但这时还未形成母亲节。母亲节是由一位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但节日日期不完全相同。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美国法定的母亲节则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去年是5月8日,今年是5月14日)。政府部门和各家门口悬挂国旗,表示对母亲的尊敬。在家里,儿女们和父亲给母亲买些礼物或做些家务。
  母亲节传入我国是从港澳台地区开始的。改革开放后,母亲节也为内地所接受。广东省于1988年开始,杭州等城市于1989年开始,都由各级妇联组织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节日的内容之一。
  但是,生在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却要去过只有200余年历史的美国的母亲节,对于国人来说,总是一件令人尴尬和无奈的事情。为此,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建立中国母亲节的建议。中国民主建国会平煤总支委员会建议把母亲节定在每年的十月二日,因为母亲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十”含有十全十美、十月怀胎的双重意思。“二”是最小的双数,而双日历来是中国的吉祥日;“二”还含有“亚”的意思,表明母亲具有的崇高美德。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文先生认为, 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的故事已传唱千载,应以孟母诞辰日为母亲节。他们的说法都很有道理,希望中国妇联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组织一些专家进行论证,拿出成熟的意见,提交国务院研究决定,让中国人早日过上自己的母亲节。
  利用节日表达自己的爱母之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回家看看,给母亲一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关爱。多读一读孟郊的《游子吟》诗句,多听一听民间《十月怀胎》的曲艺小调,多讲一讲历史上事母至孝的感人故事,让爱母之心常驻心间。母亲过世以后,要经常上坟看看,寄托自己的哀思,让爱母之心流传下去。

--------------------------谈谈父亲节-------------------------  2006.05.15
    与母亲节一样,父亲节也是舶来品。
  据说第一个提出确定父亲节建议的是华盛顿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亲早亡,其父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亲养育之恩,准备为他举行庆祝活动,同时,想到所有的父亲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于是给当地一家教士协会写信,建议把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该协会将建议提交会员讨论,获得了通过。1910年6月,人们便在此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亲在世的人则佩戴红玫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但是开始时父亲节的日期各不相同。直到1934年6月,美国国会才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
  有资料称,解放前我国也出现过自己的的父亲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正值我国对日抗战达到白热化,上海一部分爱国人士看到日本人猖獗狂妄、环境恶劣,为了激励全国同胞奋发团结,早日消灭日本人,就发起“父亲节”来颂扬、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抗战胜利后,党国元老、上海各界名流觉得订定父亲节很有意义,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就联名呈请政府准予规定每年八月八日为父亲节(因八八与爸爸音近,且“八八”两字笔画相连似一“父”字),通令全国遵行。后来呈请获准,八月八日就正式成为我国的父亲节。不过,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对此并未确认。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洋节”蜂拥而至,父亲节也很快被年轻人接受。据有关媒体报道,母亲节和父亲节已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感恩节",这并不是坏事,说明大学生对为自己付出辛劳的父母有了一份感激之情。
  在传统文化观念里,父亲占据着家庭的主要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威严的形象。《幼学琼林》说:“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父亲高高在上,子女必须俯首听命才对。二是提供主要经济来源。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作父亲的要在外挣钱,以养活全家。三是承担教育子女的义务。《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并且举了一个典型例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是五代后晋时期的窦燕山,教子有方,使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
  时代在变化,如今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也正在改变。但是,父亲的辛劳没有变,对子女的关爱没有变。今年的父亲节是6月18日,作子女的在这一天,给爸爸打个电话,问个好,路近的回去看看,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平时多与父亲沟通感情,交换看法,问候身体,报个平安,千万不要冷淡了父亲。

--------------------------登九华山顶天台寺---------------------2006.05.20
----蛔珠湰珝--------------佛国印象---------------------------2006.05.25
  九华山号称佛国,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
  仰慕九华而囊中羞涩的笔者,终于找了一个机会,混迹于香客队伍中,住寺庙,吃素食,步石阶,把九华山草草地翻阅了一遍,也算沾了一回佛光吧。
  短短两天时间,登上天台峰,参观百岁宫,瞻仰地藏王菩萨肉身宝殿,还看了导游图上找不到的一些小庙,所到之处,无一不与佛有关。这里佛的气氛特浓,我这个从不信佛的人,也不得不受到很大的感染。
  旅行归来,自问对九华山有何印象,乃稍理思绪,归纳如下:
  一、佛像与僧像难分。据说,九华山仅登记在册的大小寺庙就有一百三十多个。每个寺庙都供奉着若干尊佛像,这些佛像大多数是有据可查的早就圆寂的僧人像,有的小庙还供着创建该庙的始祖像,让人感受到佛教界的传承意识和务实作风。
  二、商品与贡品难分。位于芙蓉峰下海拔六百多米的九华街,保持着古色古香的清代风貌:寺庙林立,民舍井然,街道蜿曲,石板铺路,是非常热闹的香火集市。几乎所有店面都能买到佛事活动所用之物,这在其他地方是很难见到的。
  三、游客与香客难分。在九华山,成群结队的香客行走在石阶小路上,观赏着周围的自然风光,他们的身份应当是名副其实的游客;而纷至沓来的游客走进庄严的佛殿,都不由自主地上香俯首,能说他们不是象模象样的香客吗?
  四、结缘与化缘难分。任何事都具有两面性,九华山也不例外。我们在步行上天台的路上,就遇到庙里的和尚招引进庙,说天台寺位置高一些罢了,在这里拜佛是一样的。同行的信徒拜过以后,和尚就开始要你布施功德了,说结缘可得大果报。如此结缘,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与强行化缘无异!
  五、挣钱与讨钱难分。不论是登天台峰,还是登百岁宫,我们都遇到扛木挑砖、运粮送菜的农民,他们步履艰难,汗流浃背,着实令人同情。可是,当看到他们小憩时,见游客便伸出手来,说给点小钱买点水喝吧,我实在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作为农民家庭出身的人,我为这样的农民汗颜!既能自食其力,又何必讨嗟来之食呢?
  佛国名副其实,佛国给我的印象总体是好的。尽管上述后两种现象,会让人产生些许遗憾,但九华山在我的心中是高大的、雄伟的、庄严的。我不信佛,但我尊佛,因为佛教是一门了不起的哲学。孙中山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马克思说“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毛泽东说“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和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先哲们的话,让我回味无穷。

--------------------------六一儿童节随想-----------------------2006.05.30
  六一儿童节到了,大人们想到了些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六一儿童节的来历。早在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前苏联莫斯科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为了保证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毒害、虐待儿童,提出了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的建议。从此以后,每年的6月1日,各国儿童举行集会,庆祝自己的节日。我国是在1949年12月23日做出决定,规定每年6月1日为儿童节。1950年的6月1日,毛泽东主席还亲笔为儿童节题词:“庆祝儿童节”。知道这个来历,也就知道儿童节是值得庆祝的。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将来要做社会主义大厦的栋梁,因此,儿童问题是我们最应该注重的问题。
  那么,当前中国儿童面临哪些问题?有人说,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很少参加家务劳动,二是学习超时睡眠不足,三是闲暇时间过少,四是在少先队组织及其活动中未获得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有人说,存在五大健康问题:一是营养不良和肥胖,二是近视,三是龋齿,四是贫血,五是心理卫生问题。有人说,存在三大营养问题:一是营养不良,二是营养失衡,三是运动能力下降。还有人说,儿童家庭责任感缺失,儿童性早熟呈现低龄化趋势,等等。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更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足够重视,那就是农村儿童失学问题。一份以2003年为例的统计显示,当年小学失学率为1.69%,初中失学率为10.14%,高中失学率为56.4%,大学失业率为83%。而官方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不在学儿童“童工”问题突出。也许,这些数字现在已经下降很多了,但要变为零还任重而道远。
  面对农村儿童失学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实行多方面救助,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希望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实施以来,共接受捐款30多亿,累计资助230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然而,事实表明,通过社会捐助即个人行善的办法,是无法彻底解决儿童失学问题的。社会进步需要完善社会管理,需要有非常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支撑。不实行完全免费教育,总会有一些儿童徘徊在学校大门之外!
  儿童教育是仅次于儿童生存健康的大事。《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这是强调家长的教育责任。对于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执政党和人民选出的政府来说,如果儿童失学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不能说不是过错吧?

回到上面


--------------------------迎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2006.06.05
  国务院2005年底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0日,我们将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在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应该重温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华民族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文字久远的殷墟甲骨,技艺精湛的商周青铜器,绵延万里的长城,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蔚为大观的敦煌壁画,古朴典雅的皖南民居……这些先人的文化遗产,无一不令人叹为观止。中华儿女为此感到极大的自豪和无尚的光荣!
  二、应该加强学习,丰富文史知识。要通过各种途径,弄清什么是文化遗产,遗产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价值在哪里。尤其要认识文化遗产中的精神价值,包括历史的、见证的、文化的、研究的、情感的、审美的价值等等。只有真正明白了文化遗产的价值,才会自觉地爱惜和保护它。
  三、应该了解现状,树立责任意识。最近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介绍了近几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体系基本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机制逐步完善;全国文物资源的核查、建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文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博物馆事业稳步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增多给文物保护带来巨大挑战和压力。一些文物被盗窃、盗掘、走私等破坏现象仍十分严重,一些稀有艺术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传承措施乏力,亦呈逐渐消失之势。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对此引起警觉,自觉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四、应该从我做起,付诸保护行动。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每个公民都要拿出切实的行动,关心、支持和参与保护工作。文化遗产日活动方式很多,如游览名胜古迹,进行乡间采风,参观博物馆,访问杰出的传承人,开展电视展播和知识问答,举办专家讲座、画展、音乐会与民间的故事会等等。要积极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去,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为守护精神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只要人人都能尽心尽力,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必将掀开新的一页。

--------------------------为命题作文回归而欢呼------------- ----2006.06.10
作文题目——《读》,果然让人耳目一新。全省中学都开始意识到,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改变!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我也禁不住为命题作文回归考卷而欢呼!
   话题作文从何而来?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地道的帕来品。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有位教师,开展“头脑风暴”(又称“思维风暴”)活动。由教师出一个话题,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一组,每组围绕话题,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只要与话题有关,任何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是允许的。经过讨论,把问题的数量减少,学生从中选择可以展开论述的命题。这种由话题引出的作文就称为话题作文。它被引进中国以后,逐渐蔓延开来。
   自1999年以来,全国高考作文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部分省市实行自主命题以后,开始改变这种局面。北京已连续几年使用命题作文形式,天津、重庆也已两年不采用话题作文了。据网上公布的数字统计,2004年全国11道高考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3道,占总数27%。2005年18道高考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6道,占总数33%。2006年19道高考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8道,占总数42%。命题作文呈现明显的“回归”趋势。
   发生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因为话题作文存在着极大的弊端。2003年,华师人文学院院长、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柯汉琳认为,尽管话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有利于考生个性和才华的发挥,但因其过于开放,限制少,容易给猜题、套题和抄袭等投机取巧行为提供机会,产生虚假水平的所谓“佳作”;也容易使部分考生思维“发散”,立意若即若离,似是而非甚至天马行空、东拉西扯。“几年来高考作文中这些现象屡屡可见,这与话题作文内容的范围过于宽泛有关。”话题作文并非一种最佳的和严谨的命题形式,今后的高考作文有必要作出反思和变革。尤志心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0期上发表的《话题作文的弊端》一文,分析得更加系统、精辟。他列出了话题作文的八个弊端:一是实用性差。话题作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没有用处。二是削弱了审题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审题,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会离题万里,甚至文不对题。三是使文体意识淡薄。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容易出现“四不像”的文章,严重影响到作文能力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四是导致出现不少盗、抄、套的作文。考前背诵范文,到时改头换面,往往能成为高考佳作。五是造成严重的文风不正现象。不少考生的作文语句不通,文气不顺,错别字连篇,字又写得很糟糕;有些学生模仿诗化的散文,好高骛远,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有些考生利用语言的多义性、朦胧性、暗示性,写出来的东西,使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六是导致学生思想的贫乏。连续几年的话题作文,引导学生不是在思想认识的深刻性上下功夫,而是在投机取巧上用心智。一些考生只是用所谓诗化的散文化的语言(其实是一种朦胧的似通不通的比喻、拟人句),来掩盖自己苍白的认知。七是导致作文教学改革偏离正确方向。高考对作文教学改革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话题作文一统天下,中考作文亦步亦趋。使命题作文俯首称臣,材料作文甘拜下风,其他形式的作文几乎被扫荡得不见踪影。八是选拔功能值得怀疑。满分作文满天飞,而怀疑之声鹊起。从阅卷情况看,大量作文判为40分左右,很难拉开差距。说话题作文的选拔功能如何好,也不符合实际。
   尤志心先生还说到,把话题作文作为高考题,国外没有这种做法。而我们中国人却把它拾过来,当做宝贝,当做法宝来考学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把我们老祖宗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抛到九霄云外,这又是为什么呢?尤先生的问话,确实值得教育主管部门深思。
   好在坚冰已经打破,东方已现晨曦,命题作文开始回到应有的位置,希望是美好的!

---------------------------- -------赠高考考生-------------------------2006.06.15-------------------------------- --- 读林从龙《诗词讲义》--------------------2006.06.20----
  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所长、世界汉诗协会名誉会长、河南诗词学会会长,著名诗人林从龙先生,5月20日上午在岳西县委党校,主讲《诗词创作艺术》。我错过了这次聆听机会,感到十分可惜。所幸的是,我获得一册林先生赠给岳西诗词学会的《诗词讲义》,真可谓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林先生的《诗词讲义》,中华诗词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5万2千字。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诗词的社会功能,从四个方面论述:兴——振奋民族精神;观——提高观察能力;群——增强群体观念;怨——针砭社会弊病。第二部分:诗词的鉴赏标准,从三个方面论述:情真;味厚;格高。第三部分:诗词的表现艺术,内容最为丰富,由40多篇文章组成,涉及诗词立意、取材、构思、句式、修辞、用典、炼字、创新等内容。
   据聆听过林先生讲演的诗友说,林先生亲切朴实的语言,通俗易懂的举例,生动活泼的讲解,精辟独到的论述,令人受益匪浅。我读了《诗词讲义》以后,也有同样的感受,的确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先生在《诗词讲义》这部书中,站在传统理论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高度,用清新明快的语言,分析了大量当代诗人的作品,阐述了诗词创作艺术的诸多要素,为诗词爱好者指引了努力的方向。 最难得的是,他能使高深的诗学理论通俗化,使复杂的诗词创作艺术大众化,因而该书适应的读者范围非常广泛。不论是初识诗词的生手,还是颇有成就的行家;不论是稚气未脱的少年,还是饱经沧桑的老者,都能从书中获得教益。用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来说明该书的阅读价值,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林从龙先生是我国当代诗词界的“泰斗”,著作颇丰,有《林从龙诗文集》、《林从龙楹联选》、《遗山诗词注析》、《当代诗词点评》、《古今名联选评》、《古诗词曲欣赏》、《唐诗探胜》等30多种。希望今后有机会一一拜读,以增加自己的精神与知识营养。

--------------------------慧律说法听众多------------------ ----2006.06.25
  当今社会,佛教十分兴盛。据中央统战部网站公布,现在中国有佛教寺院1.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近年来,大陆与台湾佛教界交流增多,台湾著名法师如?o空、海??、慧律,在大陆的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慧律法师,影响甚巨。1999年5月,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台湾高雄文殊讲堂住持慧律法师率员34人,在大陆进行了为期12天的寻根参访,并在中国佛学院、上海佛学院、厦门佛学院和上海宝山净寺进行了演讲,极受欢迎。北大、复旦等知名学府,都曾数度洽谈演讲事宜。慧律法师在台湾享有“弘法旋风”的美誉,一次在林口体育馆演讲《达磨大师见性论》,就创造了二十万人次听讲的盛况。他先后赴34个国家弘扬佛法,现有著作、录音带、录象带一百多种。
  为什么慧律法师能享有如此众多的听众呢?从演讲者看:渊博的学识、独特的演讲方式与风格,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法师身受高等教育,早年即对佛门各宗派多所涉猎,皆有领会,无不通达。他在演讲中,一改庄严神圣的姿态,活解深奥佛理、应用科技知识、融合时代脉搏、阐释实际生活、采用幽默语言、适时表演动作,使观众目不转睛,心领神会,莫不叹服。从听讲者看:学佛的人茅塞顿开,一身轻松,不再把学佛看成艰辛的事,而是愉快的事、幸福的事。不学佛的人也受益匪浅,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社会里,困扰常有,烦恼常生,能换一种方式调整心态,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即使撇开内容,仅就演讲技巧而言,凡是对演讲感兴趣的人,看了慧律法师的演讲,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启发。
  毛泽东1961年1月23日在与班禅的谈话中说,“我赞成有些共产主义者研究各种宗教的经典,研究佛教、伊斯兰教、耶稣教等等的经典。因为这是个群众问题,群众有那样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我们应该从慧律说法听众多的现象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为共同营造和谐社会而努力。

--------------------------青藏铁路通车------------------ ------2006.06.30
  2006年7月1日,是中国交通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日子。堪与万里长城媲美的铁路巨龙——青藏铁路将全线开通并试运营。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十万筑路大军在地球之巅,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创造出一个个雪域奇迹,写下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精彩一笔。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中格尔木至拉萨1142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创造了线路最长、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等“九大世界之最”。
  千百年来,西藏几乎是完全封闭的世界。解放后,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上实现了两次大的飞跃。50多年前青藏公路开通,结束了“人背畜驮”的历史;如今青藏铁路通车,架起了世界屋脊通向世界的“金桥”。
  青藏铁路顺利开通,实现了藏族同胞乃至全体中国人的梦想。它将使进出藏交通更加便利,促进物流和人流增长,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有力地推动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为青藏铁路离天最近,有人便把它称为“天路”。是的,西藏人民今后将大展身手,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走向富裕、文明的天堂之路。我们热切地期待着西藏的繁荣,也盼望着有机会领略雪域天路的奇观!

回到上面


作观光诗须注意的问题
2006.07.05
  观光揽胜,是诗选的一个类别,大致包括登临、游历、咏物、山水、感怀等内容。笔者初涉编务,接触了一些作品,在学习、品味的同时,产生了一点想法,不妨在此和盘托出,供诗友们参考。
   诗人每遇风景名胜,往往诗兴勃发,或浅吟低唱,或泼墨挥毫,自是风雅之事。然欲作出好诗,除熟练掌握格律之外,还有几点不可不知:
   其一、谋篇要周全。下笔之前,心中须有一个提纲,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分别写什么,也就是在起、承、转、合的部位,写哪些内容,表达哪些意思,重点在哪里,主次如何分,都要有个数。全诗的主旨是什么,是表达一种心情,还是说明一个道理。缺乏主旨,就缺乏灵魂,千万不能把诗写成一幅平淡的摄影作品。
   其二、情景要交融。作此类诗,写景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可全写景,如作画不留空白,必然不美;亦不可把景写成死景,毫无生气,要活写,赋予景物一些特定的内涵,读之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处理情景通常有三法:一是以情结景,二是以景结情,三是寓情于景。三者中以后者为上,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的地位不可颠倒,情为主,景为仆,写景为抒情服务,抒情借写景助力。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其三、对仗要灵活。律诗中对仗占了一半,写好对仗往往成为作诗的关键。由于对仗在音律、词性、句式上有严格的要求,很容易造成上下联词意甚至句意雷同(合掌),两联句式相同等现象。合掌是诗家一忌,自不必说。句式相同,虽不算病,但显得呆板,缺少参差美。因此,写对仗时,要有意使用不同的句式组合,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对仗形式,如工对、宽对、流水对、扇面对、借音对,等等,使得形式上跌宕有致。
   其四、用词要新雅。现代人写旧体诗,要防止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仿古式,遣词造句酷似唐诗,雅则雅矣,但离当今时代太远,不免有些酸腐气。另一种是口号式,直接将时髦的政治口号入诗,新则新矣,但离形象思维的规律太远,严格地说,不能称其为诗了。那么,如何求新、求雅呢?首先,要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其次,要力求用词精炼,多用单音词,少用双音词,尽量借鉴至今仍有活力的文言词语,在炼字上多下功夫。第三,可少量引进当今新出现的词汇,忌用生僻字、异体字,努力形成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以上浅见,乃针对部分微瑕作品而言,恐不足取,仅供参考。
收入差距有望调整
2006.07.10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的这一观点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受到普遍的批判。人们认为,平均主义会造成懒惰,而“不均”则可以刺激竞争,因此“打破大锅饭”呼声四起,整个社会似乎进入了个人自求发展的繁荣局面。二十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社会分配不公,造成贫富悬殊过大,又成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据有关资料透露:①城乡比较: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在1985年是1∶2.57,到2004年为1∶3.23。②行业比较: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在2000年为2.62倍,在2003年为3.98倍,而到了2004年就达到4.25倍。这还不包括工资外的福利收入。③地域比较:2004年上半年人均收入最高的5省市是:上海(8513元)、北京(7836元)、浙江(7771元)、广东(7264元)和福建(5879元),平均为7453元,是人均收入最低的5省区市的2倍还多。
  产生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一是税制不健全,对高收入群体缺乏必要的“限高”。目前全国个人所得税中,80%来自工薪阶层, 占有40%以上社会财富的富人们多年来逃税、漏税等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个人所得税漏收率为200%。二是保障明显滞后,对基础阶层缺乏必要的“兜底”。同经济增长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以及转移支付明显滞后,仅职工养老保险一项的历史债务就高达 28753亿元。三是行业垄断难打破,加剧了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目前,最高与最低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比,已由“八五”末期的2.3、“九五”末期的2.6上升到3.0以上,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从1985年到2003年,国家曾对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进行过8次调整,不同职级公务员之间的工资差距,由1985年的10.2倍缩小到目前的6.6倍。从表面上看,中国公务员工资水平差距并不大,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地区差距较大、部门差距大、收入与个人贡献背离、基本工资之外存在名目繁多的各种津补贴、公务员平均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等五个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经过反复研究,最近决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这是解决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重大举措,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改革,将大大改善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有效遏制两极分化的现象;同时,通过提高城市的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使整个社会向和谐的目标迈出新的一步。

乐诚寺见闻
2006.07.15
  乐诚寺位于头陀镇西美村安乐组的高山之巅,是岳西县内近年比较红火的一座寺庙。该寺始建于宋朝,而毁于明朝。清嘉庆年间,山僧任香等集资重建,“文革”时期被毁。1985年,僧释常怀发动民众集资再建,并更名乐诚寺。笔者慕名已久,终于利用休息日,得以造访。
  汽车从西美村岔道口上山,在崎岖不平的沙石路上,艰难地爬行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到达目的地。刚一下车,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庙宇便矗立在眼前。门楣上“乐诚禅寺”四个大字十分醒目,一条写有“恭迎佛祖舍利来乐诚寺供奉”的鲜红横幅更是耀眼。穿过前殿,登上数级台阶,又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殿中香案上供奉着7月初从广州迎来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子,香案后并排站立着三尊巨型塑金佛像,一群僧人和居士在主持的带领下,绕着舍利子和佛像,虔诚地诵着经典,大殿的气氛显得异常庄严和肃穆。两座大殿的两边,则纵卧着两栋数十米长的三层楼房,一栋安排了念佛堂、寮房、男客房,另一栋安排了讲佛堂、斋堂、女客房。从建筑布局上看,很象一个大型的四合院,井然有序,极富对称美。
  寺中香客众多,香火鼎盛。每日有几十人就餐,斋堂内外,一片繁忙景象。从有关资料和僧众口中得知,该寺主持常怀法师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坚持苦修,长年赤足,不论是泥泞还是沙砾,不论是烈日曝晒还是冰雪覆盖,都挡不住他的脚步,是当今很少见到的“赤脚大仙”;他化缘得力,联络有方,影响日广,尤以广州方向为甚,除用善款建成的庙宇和铸成的佛像外,投资百余万的两座新大殿正在建设之中;他慈悲为怀,视僧徒如子,言传身教,事必躬亲,并且以他特有的方式,为百姓疗伤治病,解难释惑,颇有名声。
  我徜徉在寺中的小道上,思索着寺庙红火的原因……突然,一个中年僧人微笑着向我走来,并称呼我为“老师”,我非常诧异,他介绍了自己出家前的俗名,说是我从前的学生。见我眼里散发出疑惑的目光,他主动叙述了出家的原因和经过。原来他成家早,在大孩5岁、小孩3岁的时候,妻子离他而去。他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养孩子,繁重的体力劳动又使他不幸患上了心脏病。在苦海里煎熬了十几年之后,两个孩子已外出自立谋生了。他不顾族人的反对,在征得孩子的同意,安顿好年迈的父母以后,毅然决然,遁入空门,辗转数处,终来此寺定修。我听了他的叙述,只能简单安慰他几句,实在找不出一些很合适的话,来抚平他心中的伤口。由此我想到,寺内的僧人并不是生来就注定要出家的,每个人都有一串故事,有的令人伤感,有的令人感动,有的令人叹息,有的令人无奈,空门与凡尘的距离,视觉上近在咫尺,而人心深处却远隔天涯!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俯瞰万山,一派溟濛,飘忽于山丛间的云雾,已与山色混同,失去了白昼时的清新可爱。那些漫山遍野的草木,更无形色可言,再也看不出郁郁葱葱的美丽景象,我突然想到,它们不正是佛门中人所言的芸芸众生之相吗?
岳正草诏
2006.07.20
  明·王锜《寓圃杂记》载: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七月五日,承天门灾,命阁臣岳正草诏,言多自咎,权奸甚恨,遂贬肃州。清·张廷玉等《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亦载:承天门灾,帝命阁臣岳正草罪己诏,诏语激切。(曹)吉祥、(石)亨复醖正谤讪,帝又谪正。
  翻阅有关资料得知,岳正,字季方,号蒙泉,今北京市通州区人。他一生爱憎分明,忠直敢谏,主张正义,执政为民,是我国明代中期不可多得的廉政官员。岳正草拟的上述敕书,以寻找承天门雷击起火的原因为由,深刻揭露了当时朝廷、皇帝、奸臣存在的重大问题。此时石亨、曹吉祥恼羞成怒,于是制造流言蜚语,指责岳正乔装正直,对皇帝进行诽谤讥笑。英宗生怒,不再准其在帝旁侍读,一下子将其贬到广东钦州作同知。上任前,岳正回家省亲,又遭尚书陈汝言诬告,英宗下令将其逮捕重杖,然后流放到大西北肃州去戌边。
  岳正草诏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作为阁臣——地道的御用文人,岳正并非不知皇帝真意、奸臣用心,他之所以不计个人安危,不避犯上之嫌,敢于揭露问题,在于他怀有为民请命的宗旨、无私无畏的胆略、刚正不阿的品性、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个封建官吏有这般胸襟,实在难能可贵。面对历史上的岳正,如今一些混迹于官场的“马屁精”不知作何感想!
儒佛相通《弟子规》
2006.07.25
  佛门流通读物甚多,本不足奇,然其中有儒家经典书籍《弟子规》,颇感意外,乃寻本溯源,稍作考究。
  《弟子规》是仅次于《三字经》的儒家经典童蒙读物,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内容涉及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弟子规》的中心内容,那就是儒家倡导的做人之道。那么,佛教倡导的做人之道又是什么呢?星云大师在《释迦牟尼佛传》第三十八章“善生长者归佛化”中,详细陈述了佛陀(即释迦牟尼佛)论述的做人之道。佛陀说,做人先要知道四种结业,更要不于四处作恶行;有六种损财造业的事不要去做,每种事都常有六失;有四种恶友要远离,每种恶友有四种表现;有四种益友可亲,每种益友有四事可贵;要礼敬六方(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夫妻为西方,亲朋为北方,僮仆为下方,沙门为上方),且父母与子女、师长与弟子、丈夫与妻子、宗族朋友与宗族朋友、主人与僮仆、沙门(指和尚)与檀越(即施主),除沙门以六事教授檀越,檀越当以五事奉敬沙门外,均当以五事相待。
  只要把这些内容与《弟子规》的内容作个比较,就不难看出,不仅观点相同,而且很多语句表述非常相近。如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佛曰,供养父母,不令缺乏。《弟子规》曰,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佛曰,凡所有为,必先禀白。《弟子规》曰,出必告,返必面。佛曰,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弟子规》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佛曰,父母正令,不敢违背。《弟子规》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佛门推崇《弟子规》了。事实上,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地与儒家思想互相渗透和融合,最终产生“和而不同”的状况。正如印光大师所说,“儒佛之本体,固无二致。儒佛之工夫,浅而论之,亦颇相同,深而论之,则天地悬殊。何以言之,儒以诚为本,佛以觉为宗。诚即明德,由诚起明,因明致诚,则诚明合一,即明明德。觉有本觉,始觉,由本觉而起始觉,由始觉以证本觉,始本合一,则成佛。本觉即诚,始觉即明,如此说去,儒佛了无二致。”由此也可明了中国历史上佛教与儒教(此乃“教化”之教,而非宗教之教)长期共存的原因了。
七夕节
2006.07.30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节。
  相传,每年这天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人们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故“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七夕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故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
  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七夕节也常是诗人吟咏的主题。《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写出了牵牛织女夫妇的离别之苦。宋朝著名诗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谓脍炙人口。
  如今七夕节虽没有象春节那样热闹,但在网络、短信等现代通讯领域中,在大大小小的花店里,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的身影,也许是过中国的“情人节”既传统又浪漫的缘故吧。
  从天文学上看,牵牛星名为河鼓二,织女星称为织女一,它们分别是天鹰座和天琴座的一颗亮星,由于这两颗恒星肉眼清晰可见,又容易辨别,所以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就曾以织女星为航海的导航标志之一。根据19世纪以来天文观测及测算结果,牵牛星距地球有16光年(1光年约等于10万亿公里),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两星之间相距16光年。如果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织女要等到16年后才能听到牛郎的声音。
  由此让人联想到,理想与现实有时竟如此遥远,遥远到令人无法想像的程度。年轻的朋友们:有缘千里来相会,固然可喜;无缘对面不相逢,亦莫伤悲。苏东坡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回到上面


需要软件网上淘
2006.08.05
  电脑装上软件,便如虎添翼;电脑离开软件,便一事无成。所以说,用电脑就是用软件。软件从何而来?对于个人用户而言,花钱购买的很少,绝大部分不是借来安装,就是从网上下载。而网上的软件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共享软件,先让你下载、安装试用一段时间,到期必须花钱购买,获得注册号后,才能长期使用。另一种叫免费软件,下载、安装、使用,没有任何限制,这种软件基本上都来自盗版,有些称作破解版,反正不是正版的。我们常说的网上淘软件,自然就是这种免费软件了。最近我也有一次淘的经历,不妨说给网友们听听。
  随着办公现代化的普及,一种通用文件格式(PDF)的文档逐渐流行。它可以保留任何源文档的字体、图像、图形和版面设置,可通过免费 Adobe Reader 软件对其进行共享、查看和打印。采用 PDF 可以简化文档管理,提高效率,并减少对纸质文档的依赖程度。但是,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不能直接编辑文档中的文字。如果要想直接编辑,就必须转换文件格式。于是,我就在网上搜索“PDF转换DOC软件”,找到了一个说是很好用的软件Solid Converter PDF,它可以直接把PDF格式转换成DOC格式,便下载、安装。然而,我高兴得太早了,使用后才知道,转换后WORD文档中的文字仍然是插入的图片,不是可编辑的文字。我这才想起文字识别系统。又接着上网搜索“文字识别系统”,发现清华紫光、汉王、尚书等系列软件,就开始进入“下载——安装(试用)——卸载”的循环圈,因为有的软件需安装扫描仪,有的安装后应用程序出错,有的无法正常使用。终于找到一款“清华紫光OCR 2000千禧专业版”,可独立从BMP、JPG等格式的图片中提取文字,能识别简体与繁体汉字,运行速度快。有了它,转换PDF文档,只需先复制图片,存为图片格式,再把识别后的文本复制到空白WORD文档中去编辑,就大功告成了。我此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次淘软件,让我体验了冲浪的辛苦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使我明白了盗版软件泛滥的一些原因。首先,正版软件价格太高,使人不敢问津。就拿“清华紫光TH-OCR 9.0 ”来说吧,网上标价3800元,令人咋舌。其次,盗版软件质量与正版软件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第三,盗版软件随处可取,除了网上下载以外,借用、共用、刻盘复制都很普遍,而销售正版软件的商店寥若晨星。第四,打击盗版的力量也很有限,尤其是在消费环节,几乎是无能为力。但愿这种局面会不断改善,用户网上淘软件也不是长久之计。
坏风俗亦可杀人
2006.08.10
  风俗是特定区域内历史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随着科学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风俗中很多不适宜的甚至有害的部分,应该加以改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移风易俗”。
  这些年,一些地方本已基本绝迹的旧风俗、旧习惯、旧传统又纷纷卷土重来,尤其是在婚丧嫁娶方面表现突出,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活动非常盛行,损人损财,害莫大焉。
  据近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某地一小孩落水,村民报警,民警赶赴现场,用警车送孩子去医院急救。在车开到村入口的地方,居住在路边的一老太婆将警车拦住,不管小孩父母怎样哀求也不让过,她认为小孩已经死了,按照当地的旧风俗,死人不能路过她家门口。无奈,小孩父母只能抱着孩子从小道绕行,当小孩送到医院时,医生诊断小孩已经身亡。事情发生以后,当地舆论哗然。尽管拦车者已被警方拘留,但此事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深刻的、痛心的。
  元代李果《风俗通义题解》说:“上行下效谓之风,众心安定谓之俗”。对于害人的旧风俗,如果不去破除,任其流传,则民心何以安定,社会怎能和谐?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大力倡导和积极组织全民全社会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破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建立新的社会风尚。“文革”初期的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虽效果甚佳,未免殃及无辜;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号召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则如和风细雨,轻手轻脚,虽平稳进展,而效果甚微。
  希望宣传、文化、科技部门,好好研究一下当地的风俗,好的东西要保留,要大力宣扬;坏的东西要摈弃,要坚决批判。改变风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是很难奏效的。
推介好书助招商
2006.08.15
  近年来,岳西县委、县政府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但在文化宣传方面,考虑得还不多、不深。一些现成的文化资源,没有很好地去挖掘、去利用,比如有两本介绍岳西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的旅游散文集,就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这两本书就是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业汉所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古岳钩沉》和《古岳神韵》。《古岳钩沉》于1999年5月出版,收入散文39篇,分为山岳篇、古刹篇、民俗篇、杂什篇四部分,共计13万6千字,著名评论家丁临一先生为之作序。《古岳神韵》于2002年5月出版,收入散文51篇,分为山水篇、传说篇、随感篇三部分,共计12万6千字,著名作家、《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的词作者石祥先生为之作序。石祥先生在序言中,用诗化的语言,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一部浓墨重彩的岳西史诗。字字有情,句句生辉,如诗、如画、如志、如鉴。这是一座精雕细刻的岳西丰碑。历代兴衰,千秋功罪,有血、有泪、有悲、有欢。这是一条继往开来的岳西之路。踏过硝烟,涉过冰川,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这是一首热情豪迈的岳西赞歌。昂扬激越,此起彼落,似鼓、似钟、似号、似角。”
  对这样的好书,不仅要鼓励岳西人读,更要推出岳西、推出安庆、推出安徽,让更多的人从中认识岳西,从而生发出观光的冲动和投资的热情。希望县委、县政府组织宣传、文化、旅游、招商等部门,研究一下推介工作,在尊重作者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让该书为岳西的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鞭挞商业贿赂
2006.08.20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反腐的重点是治理商业贿赂。中办、国办为此印发了《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各地、各有关部门都先后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活动。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治理商业贿赂呢?
   先要弄清什么是商业贿赂。按照温总理的讲话精神来解释,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通过给予财物等手段获取交易机会或其他利益的行为。温总理同时指出,商业贿赂虽然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但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密切关系。
   据此可以看出,商业贿赂具有四个特征:(1)行贿主体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所谓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fu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这种特定的行贿主体是商业贿赂区别于其他贿赂的一个重要特征。(2)目的明确化。经营者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目的是希望在经营活动中排斥正当竞争,获取交易机会或其他利益。这是商业贿赂的本质特征。 (3)手段多样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查处力度的加大,商业贿赂的花样不断翻新,手段越来越隐蔽。经营者通常以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如经营者假借促销费、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咨询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等方式,给付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以现金或实物;为对方单位中的有关人员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甚至性贿赂,等等。经营者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也是商业贿赂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由于商业贿赂名目繁多,无账可查或账目虚假,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给查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4)侵犯客体复杂化。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正常、公平的竞争秩序的破坏,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同时,由于商业贿赂往往与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直接相关,又严重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扰乱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活动。
   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分析,商业贿赂有八大罪状:其一,商业贿赂从根本上背离了市场经济对公平竞争的要求,破坏了正常的交易秩序。其二,商业贿赂破坏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假冒伪劣产品大开方便之门。其三,商业贿赂特别是医院医疗器械和药品采购中的腐败贿赂行为,造成医疗费用和药品价格普遍虚高,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冲击。其四,商业贿赂已成为孳生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温床。其五,商业贿赂将直接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环境瓶颈。许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一方面要适应我国现有的商务环境:不行贿很有可能失去市场;另一方面又要受到美国《海外反腐败法》等法规的制约。两难之下,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其六,商业贿赂还损害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七,商业贿赂还有可能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甚至导致增长乏力,产业升级困难其八,商业贿赂不仅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内伤”,而且也引起国际舆论对我国商务环境的不利评论,进而影响我国国际形象。
   商业贿赂如此“罪大恶极”,举国上下自当鞭挞之。作为行政执法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如何提高警惕,不掉入商业贿赂的陷阱呢?有一个顺口溜,说的是企业对付行政执法人员的,不妨拿来经常对照一下:“逢年过节看望一下,家人生日祝贺一下,乔迁新居意思一下,孩子升学表示一下,住院治病慰问一下,家有丧事吊唁一下,事情办成感谢一下,正在办的督促一下,关系好的加深一下,关系差的亲近一下,出外考察支持一下,着眼未来铺垫一下。”切莫认为人情往来不违规,量小钱少不犯法。一旦上钩,悔之晚矣!所以要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时代呼唤白求恩
2006.08.25
  白求恩,在我过去的印象中,是毛泽东主席著名讲话《纪念白求恩》里赞颂的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英雄。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诺尔曼·白求恩》,则把这位英雄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20世纪人类最黑暗、中国人民最苦难的日子里,诺尔曼·白求恩抛开宽裕的生活条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穿过日军封锁线,冒着枪林弹雨抵达延安,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志愿战地医疗队、第一个自愿输血队,编写了第一本游击医疗手册,带领晋察冀的军民仅用5个星期就建立起一所正规的医院;他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科学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医护人员,使他们成为新中国医疗事业的中坚力量。他翻山越岭,处理分散在各医院和村子里数不清的伤员,有一次竟然在65个小时内连续做了115台手术,他以自己精湛的医术拯救了中国人民成千上万最优秀、最英勇的战士,在鲜血淋漓的战场,用手术刀创造了生命奇迹。不幸的是,他在一次手术过程中感染了病毒,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看过电视连续剧以后,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信念,促使白求恩创造了令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事迹?我们可以从他的话中得到诠释:“我是一个医生,一个外科医生。我的职责是维护人类的优美无比、精力充沛的生命。”——悬壶济世,热爱人民。“让我们把利润、私人经济利益从医务界里取消,把贪得无厌的个人从我们的职业中清除。”——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我拒绝生活在一个充满屠杀和腐败的世界里,我拒绝以默认或忽视的态度面对那些贪得无厌之徒。”——崇尚廉洁,爱好和平。
  白求恩用什么精神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毛主席作了精辟的概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同志已经离世67年了。今天这个时代,早已见不到苦难,到处一派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但是,道德建设却在萎缩,许多人私欲膨胀,公德动摇,对损公肥私津津乐道,而视大公无私为笑料谈资。贪官污吏屡屡浮出水面,各种纠纷层出不穷。人们总觉得缺少了一种什么精神。当白求恩的形象再现荧屏的时候,人们似乎顿时醒悟,原来这个社会最需要的就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白求恩的名字让人感动和奋发,白求恩的精神可以给人以无穷的力量。时代呼唤白求恩!
衙前河亟待呵护
2006.08.30
  衙前河是岳西县城的动脉,由北向南转而向东,穿城而过,把县城分成城东北、城南、城西三片。近五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在城企业的工业用水,都取之于此。二十多年前,这里河道宽阔平坦,流水清澈见底,河滩碧草如茵,两岸垂柳成行,一幅很美的天然图画。
  可近些年,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采沙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部分河堤坝脚已被淘空,河道变得坑坑洼洼,有的深潭曾溺死游泳儿童。河滩被菜农蚕食,变成大大小小的菜地。靠近农贸市场的河滩,虽几经整治,仍未彻底改观,垃圾成堆,屠宰秽物遍地,臭不可闻。两岸各种废水直排入河,河水污浊不堪,河面漂浮物随处可见。县建设局在其发布的招商项目——《岳西县污水处理厂项目》中坦言:县城近年来排入衙前河的污水总量每年都在900万吨以上。无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排放前均未采用任何处理措施。排污口多且分散。大小排污口31处,其中有11个排污口就分布在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与供水厂的取水井交错分布,直接对县城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还有令人不能容忍的事件竟然发生了。八月二十三日夜,衙前河叶畈上游处(即水源保护区),有人利用鱼灵清毒鱼,造成河中大量鱼死亡,死鱼中有鲤鱼、河鱼、草鱼等,最大的约三斤多,近百名沿河居民纷纷下河捡鱼。
  一位在广州创业的岳西人在网上发问:“衙前河,母亲河,你瘦弱的形象,长久以来,深植在人们心里,肮脏是你的外表,困惑在你心里。……你的生存空间正被人们一点点残食,而你沉默依然,默默的接受着,平静的流淌着,你这条忠厚的河啊,你为什么不说话?”
  平心而论,历届县委、县政府对衙前河整治是重视的,拆除违章建筑,清理河道垃圾,建造南园滨河公园,修筑上游千米防洪工程,成绩有目共睹。县长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衙前河综合治理,加大从源头上治理水污染的力度,切实提高供水质量。”县委书记在县十二次党代会上强调:“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搞好衙前河治理,启动城区和莲云工业区污水管网建设。”我们寄希望于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寄希望于各有关部门真抓实干的行动,也寄希望于所有生活在岳西的人们的大力支持!
  衙前河是岳西县城人的生命之河。每个饮用衙前河水的人,当你拿起茶杯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为衙前河的健康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呵护责任吗?

回到上面


高招果真公正吗
2006.09.0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简称高招)工作,一直被认为是公开、公平、公正的。请看,教育部下发专门通知,出台了招生工作规定,各省教育厅再三强调,严格执行“六公开”、“六不准”的要求,完善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机制和体系。实行网上公开录取。高校不得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机构组织、参与招生,未经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将一律不予学历电子注册。各省级招办对所有高等学校的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得在常规录取工作结束后再行组织补录或换录。高招真的作到了公正吗?
  《中国青年报》近期透露,东北一所高校曾降低100分录取本校子弟。该报同时提到存在此种现象的学校有:福建某大学、华中××大学、广州某高校、西北某高校等等。“这所学校反映的情况并不是个案,高校降分录取本校子弟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甚至在一些高校的招生章程中也有体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罗立祝如是说。
  对于高校降分录取本校子弟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表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违背了高考公平公正的精神,是极大的行业不正之风”。虽然这种现象理应受到抨击,但如仅限定“本校”范围,辩解者有其他行业特权优势作攀比的借口,国人的反响还不十分大。
  请看新浪网上一个叫小城之曰的博克,不久前发表的一篇文章《高考、高招中的猫腻》,兹录一段:“猫腻四:我们这个县城虽不大,但总还找得出几个跟某些高校有联系的人来吧。所以,我们那一届,有一个同学,成绩真的很一般,高考分数也不咋样,最后上了某大学,听说其姑父在大学内当教授,搞了个内招指标;还有一个同学成绩也很一般,没上线,但上了北京某大学,专业还不错,听说其家里有个亲戚在高教部,也搞了个内招指标;还有个同学,考分挺高的,但填的是清华、北大,没中,县里有个人在某重点大学任教授,而这位同学的父母是县里的高官,于是填了的志愿没中,没填的志愿中了,专业还不错。”笔者亦居小城,所见所闻,与这位作者所言,完全相同。可见一些大学降分录取范围已远远超过“本校”范围了。
  由此联想起报上经常披露的招生中介兜售内招指标,恐怕并非全是空穴来风。不妨如此推测:一些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教授享有的内招指标,不可能年年用在自己的子女身上,于是就可以用来照顾亲戚朋友了。假如某年没有亲戚朋友去找他,则富余的内招指标流向社会,变成中介人赚钱的工具,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许我的推测不能成立,但是,教授的后门比前门管用,却是不争的事实。
  回顾一下整个高招过程,很容易让人得出这样的结论:考试较公正,录取不公正;招办较公正,学校不公正;网上较公正,网下不公正;前门较公正,后门不公正!但愿来年没有人因怀疑有不公正的事而指指点点。
怀念伟人毛泽东
2006.09.10
  今年9月9日,是人民领袖毛泽东逝世30周年纪念日。对这位世界公认伟人的建国功勋,无人置疑,而对其治国辛劳,认识不一。在下乃一乡间野老,就此略陈管见,以为纪念。
  治国如治家,要使每个家人吃穿不愁、安居乐业、快乐生活,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自新中国建立时起,毛泽东作为一个拥有几亿人的大家庭的家长,就以其大德、大才、大智、大勇,卓有成效地管理着各种事务,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一个大家庭的家长有了高尚的品德,才能不负众望。毛泽东就是这样的大德者。他始终把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盛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半点私利;他把自己的爱子送上抗美援朝的前线,让其长眠在邻国的土地上。他一贯坚持艰苦朴素的本色,过着俭朴的生活,在自然灾害与经济困难时期,主动降低生活标准,不吃肉食,与群众同甘苦。他勇于作自我批评,对大跃进的失误,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主动承担责任;对“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做法,也在相关场合,作了反省。他的高尚品德,后世有多少人效仿呢?
  一个大家庭的家长有了广博的才识,才能管理有方。毛泽东就是这样的大才者。他深知,共产党执政有别于国民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共产党的宗旨,统领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必须在探索中前进。如果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纲领和经济策略,那要共产党干什么。因此,在政治上,他用共产主义的理想、大公无私的精神、廉洁奉公的准则,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坚决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狠很打击一切丑恶现象,彻底清除毒品、娼妓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垃圾,使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在经济上,他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发展国家和集体工商业,实行农村集体生产,调动群体生产积极性,将三大差别降低到最小限度。当今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就是长期坚持发展集体经济的明证。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上,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科学事业;他坚持国家办教育的方针,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没有因贫不能上学的现象发生,真正实现了国家义务教育;他采取国家医疗与合作医疗相结合的办法,保证了城乡居民的正常就医。
  一个大家庭的家长有了超人的智慧,才能应付万变。毛泽东就是这样的大智者。他用改革的眼光,审视国内各种经济状况的变化,写出了《论十大关系》等经济学论著,指导了当时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他用开放的姿态,沉着应对国际风云的变化,建立中日邦交正常化,改善中美关系,使中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应有的合法席位。他巧妙地粉碎了林彪反党集团的政变阴谋,把国家大权稳稳地交给了后来的领导人。
  一个大家庭的家长有了惊天的勇气,才能免受人欺。毛泽东就是这样的大勇者。当美国燃起的战火烧到朝鲜的时候,他在国家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经过深谋远虑,毅然决定出兵参战,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从而在政治上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经济上保障了国家恢复建设,在军事上也打出了国威军威。当苏联撕毁和约,悍然发动珍宝岛挑衅事件,他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坚决给予回击,刹住了翻脸“老大哥”的威风。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挥舞着核武器的大棒吓唬人之时,他领导着中国的科学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仅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就试爆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毛泽东的形象在人民的心中永远是伟大的。在毛主席纪念堂前,无论何时,都会有一支长长的队伍蜿蜒迂回在广场上,耐心地等待着瞻仰遗容的一刻。也许一些受过冲击的人对“文化大革命”耿耿于怀,而迁怒于毛泽东。其实,尽管“文化大革命”一些做法过头,后来被“四人帮”所利用,但其初衷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破除官场腐败,净化社会空气,而且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否则,今天贪官的数目不知要增加多少倍。
  不必多说了,人民心里有杆秤,让历史去评说吧。
台湾“倒扁”运动说明了什么
2006.09.15
  由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起的“百万人反贪腐运动”集会静坐,于9月9日下午3时在陈水扁办公室前的凯达格兰大道正式登场,约30万人参加静坐。面对时断时续的降雨,静坐民众并未降低“倒扁”热情,岛内各界人士更持续通过捐献物资、食品等方式表示支持。
  这场如火如荼的“倒扁”运动说明了什么?
  一、说明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两千多年前儒家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台湾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他们觉得能够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领导人,而当他们怀疑这位领导人不能胜任时,就毫不留情地提出异议,呼吁下台。
  二、说明了集权主义与专制统治一去不复返。国民党统治台湾时期,实行高度集权和独裁专制,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四十多年前年轻的施明德就是因为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而被捕下狱,先后坐了25年的大牢。从蒋经国晚年解除党禁至今,岛内政治冲突不断,但未发生一起针对民众的流血事件。倘若岛内不推行民主,仍然是国民党一党zhuan政,恐怕如此规模的民众运动,早已引起当局恐慌,举起镇压之手,早有民众倒在血泊之中了。
  三、说明了陈水扁上台后迅速走向腐败、堕落。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提出三个“罢免”陈水扁的理由:第一贪污腐化,第二滥权掏空,想好多金控公司及弊案,都是陈水扁滥权的结果,第三是因为陈水扁滥权,让现在“政府”成为无能政府,以至于人民受苦受难,所以,阿扁一定要下台。台湾多家民调均显示,超过60%的民众认为陈水扁应主动辞职下台。可见陈水扁已经背上千夫所指的骂名。
  四、说明了民主的力量难以撼动政权。尽管倒扁静坐者打算至少坐到10月10日台湾“国庆日”,但是真能让陈水扁下台吗?陈水扁此前说过,“静坐所要表达的诉求,台湾社会,包括我,都已经听到了。”又说,“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钱也解决不了,所以只能选择忘掉。”这态度是打定了“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绝不理睬、毫不在乎,没有放在心上”的“新四不一没有”。陈水扁的任期还有一年,如果他真的主动下台,那就承认了自己的贪腐,接受了民众的指责,看样子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强劲的力量把他推上被告席,或者促使罢免案成功,仅靠一场社会运动,或者说温柔的斗争,是奈何不了他的。社会运动的参与者,要对抗的是有资源、有组织,还有国家暴力当后盾的当权者,因此无力回天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也说腐败
2006.09.20
  当今社会人们议论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腐败问题。老百姓深恶痛绝,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什么是腐败?国际上普遍认为,腐败就是运用公共权力来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腐败是个人或集团用来影响部门活动的超法律的行为。国内一般是指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构成腐败的内涵有三个要素,一是腐败的主体,即与权力相联系的个人和组织;二是腐败的行为,即以权力被滥用为特征的社会行为;三是腐败的客体(后果),即受到损害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这些定义都把腐败置于非法的范畴。其实,古今中外的腐败,都包含合法腐败和非法腐败两大类。封建帝王慷国家之慨,极尽奢华,并不违背当时的法律,但老百姓认为那是腐败。在始终标榜高度文明的西方国家,竞选获胜的执政党可以任命驻外使节来酬谢竞选中鼎力相助的朋友,可以政府工程项目报答某一利益集团的支持,还可能通过任命政务官来安排竞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党朋。西方国家的总统同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可以视别国民众和本国士兵的生命如草芥,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即使后来发现发动战争的理由不成立,也无法追究他的责任。尽管这一切都未超出法律的范围,但在世界人民的眼里,难道不能算顶级腐败吗?再说国内近些年的腐败,主要是合法腐败和由合法腐败滋生、衍变、刺激而生的非法腐败。比如房改生出了房产业大佬和一批倒卖房产专业户,贫困家庭再也买不起房子了;医改催生药品回扣风,致使药价暴涨,许多居民都看不起病了;教改产生了贵族学校,逼得公办学校乱收费,很多农民的孩子又上不起学校了。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也抓了不少腐败分子,但并未遏制住腐败现象的蔓延。腐败的标准也在悄悄地上升,据说过去是贪污受贿五千元就可以立案,现在即使在贫困地区,几万元的案子会让人觉得是小题大做。在人们平时的议论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某个领导干部靠着背后有人走上领导岗位,这是正常的事情,这能叫腐败?贪污了几十万,几十万算什么,这还能叫腐败?搞了女人,也是无所谓的,哪个领导外面不是“红旗飘飘”,这能叫腐败?行为人不当回事,就连很多群众也不以为然了。也就是说,过去认为的一些腐败问题,现在越来越不成其为腐败了。
  回想一下我们党早期革命和建国之初是何等廉洁!有老干部回忆说,“1949年刚刚进城的时候,规定跟资本家打交道,不能抽他们的烟,不能喝他们的茶。那个时候,干部多数是单身,后来成家了生儿育女,裙带关系就复杂了,高级干部的思想,就是跟着这一股特权地位的好处一起来的,到文革前,走后门什么的就有了,这还是初级阶段的腐败。毛泽东要求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高级干部的思想状态对于毛泽东思想就开始排斥了,文革前夕在党内已经相当普遍了。”为什么毛泽东要搞“三反”、“五反”运动,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呢?有两件事连起来想一想就十分清楚了。一件事是1952年初,中央处决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后,毛泽东说,“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们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我们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时我讲过,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了二百个、二千个、二万个啊。我说过的,杀人不是割韭菜,要慎之又慎。但是事出无奈,不得已啊。问题若是成了堆,就是积重难返了啊。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只好哭天抹泪了哟。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绝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 还有一件事是早在延安时期,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曾问毛泽东:“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许多许多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此外,黄炎培还指出,从历史角度看,有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但都没能跳出这一周期率。他问毛泽东有什么方法跳出这一周期率?对此,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腐败是行为人私欲膨胀的结果,如果这种私欲与私有制社会条件结合起来,就会如癌细胞一般迅速扩散。当社会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经济混合的时候,反腐败显得异常苍白无力,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众所周知,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如何彻底根除腐败,能否从毛泽东的上述讲话中找到答案呢?
有感于纪检干部学唱歌
2006.09.30
  笔者最近看到一份逐层转发下来的通知,大意是某省纪委根据中纪委领导关于“廉政歌曲要在全社会唱起来,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的指示精神,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带头学唱《八荣八耻人人须知》、《光荣啊,党的忠诚卫士》、《牢记“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四大纪律八项要求》5首指定歌曲,力争做到人人会唱。
  这样的通知如果放在三十年前,那是极为平常的事,因为那个时代是树立“大公无私”观念的时代,是强调“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时代,是实行“抓革命,促生产”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人人都要经历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包括唱歌在内的所有宣传形式都被用上,任何干部的腐败行为(那时分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作风问题三类)都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今天的社会是何状况呢?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人人为己,贫富悬殊。经济增长逐渐被政治腐败所抵消。腐败面不断扩大,腐败程度不断加深,腐败层级也在攀高。昨天作反腐败报告,今天就变成腐败分子的大有人在。如刚刚落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就是如此。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党的忠诚卫士的纪检监察部门,如何作为呢?等人举报,进行查处,自然是常规的做法了。但是,案件越查越多,腐败分子层出不穷,这就逼得高层领导想起防范(当然包括自防)的措施,于是学唱廉政歌曲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且不说这种措施的效果如何,单就这种形式的出现,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好比独居深山的农舍,过去门口备齐了各种抵御猛兽袭击的工具,遇到开放旅游的好时机,便把门口清扫一空,专等着财神爷不期而至,而当猛兽再来的时候,就慌了手脚,又去从破烂堆里寻找早已锈蚀不堪的工具,能挡得住猛兽的袭击吗?
  面对令人产生遐想的文件,我默默无言,只有一脸苦笑而已!

回到上面


中秋与咏月诗
2006.10.05
  中秋之夜,天高气爽,万里无云,明月当空。这时的月亮不仅使人们感觉“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更因其团圆之状、纯洁之性、传说之神、普照之理,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的对象和抒怀的景物。兹举数例,以飨读者。
  一、借月状景者:唐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二、望月思乡者: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三、引用传说者: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四、说理寄情者: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羁旅愁思者: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宋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六、感叹时光者: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七、超俗伤感者:明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八、新诗咏月者:也别具风味。如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 再如舒婷《中秋夜》:“海岛八月中秋,芭蕉摇摇,龙眼熟坠。不知有“花朝月夕”,只因年来风雨见多。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心,不知在哪里停泊。 道路已经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要使血不这样奔流,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倦的头;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尽管明白,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留多少给自己,就有多少忧愁。”
  我国堪称“诗国”,自古至今,中秋咏月之诗可谓星光璀璨,数不胜数。上举数例,不过管中窥豹而已。
朱元璋惩治贪污
2006.10.15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出身贫苦,幼时要过饭,当过和尚,深知民生疾苦,最恨贪官污吏,故登基后,实行严刑峻法,惩治贪污,成为中国历史上反贪态度最坚决、手段最严厉的一代君王。
  朱元璋惩治贪污有四个特点:
  一、建立监督体系。从纵向和横向上设置互相制约、监督的机构,不让部门拥有专权、地方拥有重权,而将最终决策权集于自身;中央设都察院,下属十二、三道监察御史,御史可访风问俗、提调复审冤案、罢黜官吏,一般事可自决,大事可直奏皇帝;设立直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检校和锦衣卫,令其秘密侦查和逮捕官吏;中央设立专门的机构,直接接受天下臣民的奏章。
  二、颁布严法酷律。《大明律》共四百六十条,其主体部分《刑律》对官吏受赃、索贿等违法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此外,明律还规定了对负有监察之责的都察院、监察道、在外按察的御史之官贪赃枉法的,要加重处罚。朱元璋亲手制订的《大诰》共二百三十六条,其中惩治官吏贪污、盗窃、受贿等脏罪的共有一百五十条。除了颁布这两部法律外,还将受到惩治的官吏案例汇编起来刊行天下。
  三、鼓励百姓举报。对害民赃官可直接擒送京师,如有胆敢阻挡者即行灭家灭族;对“巧立名目,害民取财”的省、府、州、县官吏,“连名赴京状奏’,借民众力量监戒和惩治贪官。
  四、执法不徇私情。朱元璋严惩贪官污吏不分亲疏,他下令凡贪官污吏都要治罪,不容宽待。明初有人检举他的侄儿朱文正违法乱纪,朱元璋立即罢他的官。他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出使办事时私贩茶叶,朱元璋下令依法将他处死。
  朱元璋惩治贪污的政策对肃整吏治、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发展经济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剥皮实草的刑罚过于残酷,株连人数太多,这是不足取的。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朱元璋惩治贪污的做法,对于今天党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现有的监督体系很不完善,仅靠受双重领导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承担反腐重任,是力不从心的。其次,现行法律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太轻,动辄上百万元的贪污受贿者,也不过判个死缓或者无期徒刑。第三,必须强化党内监督,丰富民主形式,发动群众参与,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第四,加强对公职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廉政考核,注重教育活动实效,造成掌权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律局面。
电脑能诗乎
2006.10.20
  诗是什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诗是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发抒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一些诗学讲义则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广义的诗,是一切艺术的通称,是美的代名词,是科学之外人类观照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是人的灵魂逃避现实后的栖息方式。狭义的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再从中国文学发展史去看,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凝聚了数千年无数诗人的心血,当之无愧地位居中国文学的顶峰。
  由此可见,作诗是一种高级的,有时甚至是艰苦的思维活动。不论是写旧诗还是写新诗,没有深厚的素养、独到的见解、娴熟的技巧,是决然写不出象样的诗来的。
  近来网上炒得很热的一个话题,就是让电脑写诗。笔者处于好奇,也钻到热闹圈里去试验了一番。目前电脑写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下载的软件“计算机诗人1.0”,设置好是否分段、段数、每段行数、是否压韵、韵脚等条件,点击按钮,即可生成一首新诗。另一种是在线写诗,也就是登陆网站,填写表单,提交生成一首新诗。如网易文化频道做诗机器栏目,不久前推出“手按键盘气自华”网易中秋赛诗大会,设置30种风格、36种头衔、8个字段,填满提交即可。这个程序来源于“猎户星免费在线写诗软件”网站,该网站提供了自动写诗软件简易版和专业版,均属在线写诗,可根据几十种风格模板,生成论坛转贴格式,其中专业版还可自定义诗歌模板,管理自己的诗歌。
  经过测试,不管是上述哪种形式,尽管出炉速度快,但写出的诗都不知所云,更谈不上是高水平的作品了。原来是纯粹的电脑文字游戏,当不得真的。
  诗是心灵的歌唱。任何文章都源自人们生活的体验和内心的情感,诗歌更甚。有识者称,用写诗软件来写作品,是对艺术的一种伤害,对诗歌的一次恶搞。每个诗人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感受都不一样,所以电脑永远不可能代替人脑。希望企图靠电脑炮制大作者,放弃天真的幻想吧。
长征断想
2006.10.25
  长征——一个极富历史内涵的政治话题,在他七十岁生日到来的时候,热论在亿万人民的口中。
  10月2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胡锦涛,以沉稳而洪亮的声音,歌颂了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率领工农红军胜利长征的历史功绩,并提议全体起立,为在红军长征途中和在各地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默哀。
  这简单的几句话和一个动作,不仅仅是对长征的纪念,更主要的是表明了党和国家不忘根本的正确态度和继续前进的坚强决心。
  上行而下效。近来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有影视专题,有文艺表演,有歌咏比赛,有图片展览,等等。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再不能让年轻人忽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了!
  长征是被敌人撵出来的,是被党内错误路线逼出来的,是人类战争史上的逃亡奇观;但他书写了英雄的史诗,树起了历史的丰碑。
  没有长征,中国共产党就很难及时找到自己的无敌统帅;没有长征,中国工农红军就很难顺利打造人民的钢铁长城;没有长征,中国人民就很难创造超越极限的人间奇迹。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胡锦涛说:“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流传甚广的一句流行语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有了长征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艰巨任务不能完成呢?
重阳登高
2006.10.30
  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因《易经》视“六”为阴数,“九”为阳数,则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登高、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其中登高是最重要的活动,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一说历史上有一个汝南人名叫桓景的,跟随一位叫费长房的神仙学习。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降临。你赶快通知你的家人,缝制布囊,在布囊里装上茱萸,然后将茱萸囊系在手臂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躲避灾祸。”桓景赶紧通知家人,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举家登山。傍晚,桓景一家归来,见家中的鸡犬牛羊全都暴死。费长房得之此事后说:“这些家畜已经代人受灾了。”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加之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重阳登高,历史久远。 东晋时,有个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载:“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
  重阳登高也是诗人们吟诗作赋的好题材。李白在《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云:“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杜甫《九日》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白居易也有《九日寄微之》诗:“去秋共数登高台,又被今年减一场”。边塞诗人岑参在行军途中,适逢重阳节,仍想到要去登高,怀念故园的菊花:“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登高观景的闲情逸致。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节又是我国的“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正如毛泽东在《采桑子·重阳》中所言,“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回到上面


知县别名知多少
2006.11.05
  县是历代朝廷设置的基层政府,负责行使辖区内的行政管理和司法职能。县的规模不一,少者如晋代小县户数不满三百,多则如汉代就有大县万户以上。县里有品级的官员有多有少,但至少有4人。如明史职官志中记载:“县。知县一人,正七品县丞一人,正八品主簿一人,正九品其属,典史一人。”该志还记载了知县担负的繁重任务:“知县,掌一县之政。凡赋役,岁会实征,十年造黄册,以丁产为差。赋有金谷、布帛及诸货物之赋,役有力役、雇役、借债不时之役,皆视天时休咎,地利丰耗,人力贫富,调剂而均节之。岁歉则请于府若省蠲减之。凡养老、祀神、贡士、读法、表善良、恤穷乏、稽保甲、严缉捕、听狱讼,皆躬亲厥职而勤慎焉。若山海泽薮之产,足以资国用者,则按籍而致贡。”
  知县在历代典籍和文学著作中,除了县令、县长、知县等大家熟知的名称外,还享有很多的别名。兹举数例如后。美称:七品黄堂、七品琴堂、仙令。敬称:大令、邑宰、茂宰、明廷、宰君。尊称:太老爷、令君、县父母、县尊、贵县、宰公、堂翁、堂尊。代称:县正堂、雷封。别称:令伊、百里君、县大夫。俗称:县太爷、父母官。
  当然,知县也有贬称,七品芝麻官就是人们最熟悉的称呼,说明知县难当。
大学为何青睐高尔夫
2006.11.10
  高尔夫球是一种高消费的体育项目。据说起源于古时的苏格兰,一位牧人在放牧时,偶然用一根棍子将一颗圆石击入野兔子洞中,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后来称为高尔夫球的运动。
  高尔夫八十年代进入中国以后,发展迅速。据媒体透露,目前除已有的195个高尔夫球场外,全国大约有500—1000个高尔夫球场在建或即将完工。保守估计,目前国内有100万高尔夫人士,其中至少有40万注册会员。近几年,高尔夫在大学校园里逐渐蔓延。深圳大学1997年就成立了高尔夫学院,并开设高尔夫相关专业。接着,暨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广州大学也开设了高尔夫专业,云南农业大学也在拟建高尔夫学院。今年10月14日,在山东大学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坦言:“两个月后,目前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20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对此,舆论一片哗然。
  大学为何如此青睐高尔夫呢?我看最好的解释,一个“钱”字了得!现时中国国情决定了高尔夫的高消费特性,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乐此不疲。所谓的教育产业化,其实就是让大学与贵族联姻,使大学不再是教书育人的圣地,而是一个地道的赚钱场所。大学需要钱,便想法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消费的场所,为他们的事业培养专业人才。至于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无钱光顾,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将高尔夫球作为选修课,还情有可原,而作为必修课,那就无异于把寒门学子扫地出门。嫌贫爱富也许是当今部分大学的新理念!
  当然,北京大学十分知趣。校长许智宏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北大已经叫停修建高尔夫练习场的计划,原因是社会争议太大了。希望国内大学及其行政主管部门,多考虑教育的宗旨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衙前河开始复苏
2006.11.15
  今年八月底,笔者有感于衙前河的状况,写了一篇小文《衙前河亟待呵护》。想不到,仅仅过了两个月,这篇小文就失效了。
  如今的衙前河,一改往日憔悴的面容,焕发出美丽的青春。站在天堂大桥上朝西望去,宽阔的河面铺至两岸,微风吹起鱼鳞般的涟漪,煞是好看。河边的垃圾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参差楼阁的倒影在微微地抖动。尽管河水不够清澈,岸柳尚未成行,但人们从心底欢呼,生命之河正在恢复旺盛的活力。
  这个变化主要来源于县委、县政府治理衙前河的坚强决心。请看一下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吧:㈠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形成衙前河综合治理调研报告,提交县委常委、副县长联席会议通过。㈡发布治理衙前河的通告,开展禁止在河道采砂、禁止在河道种菜、禁止向河道扔倒垃圾的“三禁”活动。㈢全面清除河道内兴种的农作物,平整河道,依法拆除违章建筑,依法处理非法采砂行为。㈣组织近万名青少年到河边捡拾垃圾。㈤建设垃圾中转站及垃圾箱点、临时蓄水坝、采砂通道隔断墙。㈥组织联合执法大队,实行24小时巡查制,及时处置违法行为。㈦县委书记、县长沿河视察,检查指导治理工作。
  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众人的努力换来了衙前河的复苏,自然是可喜的现象。接下来,人们期望的是,衙前河治理的成果能巩固下去,还有,位于衙前河上游的莲云工业园区,不会成为新的污染源。但愿这个期望不会落空。
谨防民主推荐变味
2006.11.20
  民主推荐是选拔领导干部的一个必经程序。《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三章第十条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实行民主推荐,对于征求多数人的意见,防止少数人说了算,有很重要的作用。应该说,这是干部制度的一大进步。
  可是现实并不是人们预想的那样简单。当一些被推荐人意识到中层或下层路线与上层路线同样重要的时候,便会使出浑身解数,利用同学、战友、老乡、师徒、亲戚、吃喝等等关系,精心编织、巩固关系网,为自己拉上至关重要的一票。有的托人说情,有的写条子,有的打电话,有的干脆上门拜访,请求给予关照。这些行为是什么性质呢?
  如果说是贿选,从法律层面上看是够不上的,因为行为人并未用金钱、物质收买投票人。但是,从道德层面上看,就是贿选的前奏,或者说是“关系贿选”、“感情贿选”、“变相贿选”。试想一下,有哪个符合推荐条件的人,不是占据重要位置、手握重权的要害人物呢?这些人向投票人打招呼,完全可以如此理解:有的是感情投资,有的是人情后感,有的是利益交换,有的简直就是一种威慑!
  面对这种状况,人们不禁要问:在拉票风盛行的情况下,能选出真正优秀的领导干部吗?答案只有天晓得。
  有专家称,贿选通常出现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早期阶段。目前我国贿选现象呈“偶发”特点,处于“始发”阶段。笔者认为,变味的民主推荐就是贿选的萌芽。推荐已令人担忧,贿选更不必说,可见民主的进程艰难呐。
异彩纷呈咏雪诗
2006.11.25
  雪,是自然的奇观,是春天的使者,是纯洁与美的象征,是古今诗人吟咏的对象。从《诗经》的“雨雪霏霏”到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咏雪诗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在此,不妨按修辞手法分类,摘录一些名句,供读者欣赏。
  一、比喻:如鲍照“白圭诚自白,不如雪光妍”,何逊“本欲映梅花,翻悲似玉屑”,梁简文帝“晚霞飞银砾,浮云暗未开”,“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看花言可折,定自非春梅”。裴子野“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吴均“萦空如雾转,疑阶似花积”;任昉“散葩似浮玉,飞英若总素”等。
  二、借代:如何逊“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李峤“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李白“海树成阳春,江河皓明月”等。
  三、通感:如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王初“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等。
  四、衬托:如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苏轼“冻合玉楼寒起粟,光遥银海眩生花。”(道家称人的两肩为“玉楼”,两眼为“银海”)等。
  五、拟人:如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韦应物“徘徊轻雪意,似惜艳阳时”等。
  六、夸张:如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张元“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毛泽东“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等。
  七、诙谐:如张打油“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等。
  仅此数例,足可见咏雪诗句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堪称诗坛上品。

回到上面


十大腐败官员排名榜
2006.12.05
  最近,人民网公布了某网友开列的2006年最臭名昭著的十大腐败官员。为方便浏览,不妨摘录要点如下:
  第一名:上海原市委书记陈良宇: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二名:安徽原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安徽宣城原副书记杨枫并列:家族式腐败,连窝式贪官。有“安徽第一权力家族”之称。
  第三名:河南上蔡原县委书记杨松泉:竟敢侵吞防艾资金,欺骗总理。
  第四名:原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目前军方已公布涉及赃款数额最高、职务最高的将军(军衔中将)。
  第五名:广东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原所长罗耀星、广州市胸科医院原院长罗一鲁并列:前者收受多家疫苗供应商所送的贿赂达1118.5万元。后者涉嫌受贿16万元。
  第六名:原湖南郴州市副市长雷渊利:他说“玩权力、玩金钱、玩女人的‘三玩干部’,我承认名副其实。”
  第七名:安徽省原卫生厅副厅长尚军:“以色谋权”的典型代表。
  第八名:湖南郴州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典型的“一言堂”代表。夫妇共受贿1325万元,目前已冻结来历不明的巨额财产3155万元。
  第九名:新田县教育局原局长文建茂:典型的教育界败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受贿,为他人谋便利。
  第十名: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在上海社保资金案中,涉嫌严重违纪行为。
  这些官员有的为权,有的为钱,有的以权换钱,有的以钱换权再换钱,总之是权钱交易的高手吧。个别人贪的不算太多,按时下传言,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古人说得好,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故大可不必持同情的心态。
  今年是腐败官员的“重灾年”,一方面说明中央下大力气整顿吏治,另一方面也说明权力失去监督,腐败便屡禁不绝。看样子,在完善对权力的监管惩处机制上,还要下更大的功夫。
“四个不分”好
2006.12.10
  当年就读的大学已不复存在了,历届毕业生怀旧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最近,本市一位领导适时发起组织校友联谊会。在筹备会上,面对来自各地不太熟悉的代表,他提出校友联络“四个不分”的原则,即:不分老少、不分高低、不分贫富、不分官民。他的话,一下子拉近了不同系别、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境况的校友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大家感觉倍加亲近。
  想当年读大学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在同一个校园读书、生活,真个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迅跑,彼此相差无几。可是,一离开学校,就如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而发展迥异,判若天壤。有的青云直上,作到省级高干;有的事业有成,当上专家、教授;有的兢兢业业,只能混个基层干部;还有的屡遭不测,竟成了生活窘迫的穷秀才。让这些人重新走到一起,复杂的心情和尴尬的局面是很容易出现的。
  有了“四个不分”的原则,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看到聚餐时相互敬酒的热闹场面,谁也不会否认,自己又回到了浪漫的学生时代。
  “四个不分”的原则体现了理解、宽容、博爱的情怀。它不仅在校友联络中适用,在战友、文友、病友、难友等各类朋友联络中同样适用。推而广之,在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又何尝不适用呢?
  如果人人都有这份情怀,则官必恤民,富可济贫,上下一心,共创大业,那么和谐社会的到来也就不会太远了。
作恶三步曲
2006.12.15
  大凡作恶的人并不是一出生就会作恶,而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心理出现失衡,便做出种种与法律、道德相违背的事来。
  考作恶过程,大致分为三步:
  其一,胡思乱想生恶念。人的行动是靠大脑支配的,除精神失常者外,任何人在付诸一项新的行动之前,必先在大脑里思考着行动的起因、目标、步骤和结果。其中,起因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财产私有和个性张扬的时代,如果一个人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不强的话,就容易失去自我约束的力量,当遇到适宜的外界条件,就会使人性深处恶的东西迸发出来,而生出各种恶念,如见财生贪占欲,见色生拥有欲,见权生图谋欲,见名生争夺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二,胡说八道发恶语。人一旦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念头,必然在神情和言语上有所表现。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自然流露。如寻衅斗殴者,恶语相加,不堪入耳。二是极力掩盖。如贪官作反贪报告,振振有辞,最能惑人,此为反说之恶语。三是埋藏心底。如狡猾的罪犯,作案前故作常态,言语不露,使人难以察觉,此为无声之恶语。
  其三,胡作非为施恶行。走过前两步,除非适逢强大的外部力量予以阻止,否则,这第三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此时的作恶者,使出浑身解数,沿着自己的思路疾行,一发不可收拾。若止其恶,智者必先顺其意,而后诱其出局,是为上策。倘强加阻止,则如石挡飞刀,刀折石碎,二者俱伤,恐不足取。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防止作恶的关键。与其限制恶语、惩罚恶行,不如防生恶念。而防生恶念,重在加强全民法律教育和道德修养,同时净化社会环境,消除一切不安定的因素。恶念不生,则恶语无迹、恶行不存,世无恶象,社会美矣。
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
2006.12.20
  《人民日报》最近报道,黑龙江省大庆市构建了以政务公开网为核心,以“96760”政务公开热线电话、数字电视、手机、新闻发布会、政府公报、大庆日报、政务公开目录纸质版本等7个载体为辅助的政务公开载体,全力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在大庆政务公开网上,政务公开目录如今收录的信息已有1.2万条、文字近3000万、流程图1000多个,涉及交警、卫生、药品等各类处罚结果有3000余项。“96760”政务公开热线自今年7月14日开通以来,受话量达到了9万人次,日均600余次。政务公开的效果十分明显。大庆市委书记盖如垠说得好:“政务公开就是更好地服务百姓,政府的各项施政措施不再是锁在柜子里、摆在办公桌上的文件,而是真正成为公开的信息,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让群众知道政府在做什么,知道事情如何办理,更让群众知道了应该怎么监督政府,架起了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把政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由此更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大庆市的做法确实让人称道。多少年来,群众找政府办事,一要等到上班时间,二要找到办事人,三要看办事人是否有空,四要看复杂的手续是否齐全,少一项就办不成。如今办公条件已基本现代化了,许多高科技的设备进入了办公领域,群众办事再也不能仅靠两条腿了。好在大庆市开了个好头,让群众可在任何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找政府办事。希望大庆市的做法能全面推广,让各地老百姓都能享受便利,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
圣诞节缘何流行中国
2006.12.25
  圣诞节的字面意义是庆祝耶稣。耶稣,又称基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和中心人物。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降生的节日。我们至今仍然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为了纪念耶稣降生,按他岀生前后而划定的。
  圣诞节在19世纪由国外传教士引入中国。此后尤其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过起这个洋节。节日期间,互发圣诞问候,互送圣诞礼物,共进圣诞大餐,忙得不亦乐乎。商家便逮住这个难得的商机,采取各种促销方式,兜售自己的商品。一些新闻媒体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之推波助澜,使圣诞节几乎成为人人皆知的洋节。
  针对这种状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博士们认为,基督教徒可以过圣诞节,一般人“也有自由”过圣诞节,但是“大部分国人在对西方圣诞文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假思索地使用“圣诞节”的称谓,甚至浑然不觉地加入到狂欢行列”,这是“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也是西方“软力量”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因此,博士们呼吁“国人能幡然醒悟”,“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据有关门户网站调查统计,超过60%的网友(约七万六千名)支持抵制圣诞节的倡议,仅25%的网友(约三万两千名)明确反对抵制。可见大部分人并不是随波逐流的。
  洋节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而蜂拥而至,这是意料之中的事。问题是任何事都必须适度,过度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洋节在中国的泛滥,应当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希望宣传文化部门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国人树立牢固的精神支柱。教育部门加强对大中小学生的民族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商务部门规范商家的促销行为,控制不适当的宣传。新闻媒体、电信等主管部门加强管理,注重社会效益,使各种信息始终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四川女生捐肝救母孝行垂史
2006.12.30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广告专业大一学生钟颖,为拯救急性暴发肝衰的母亲,毅然献出自己的部分肝脏。这位善良美丽女孩的惊人之举,成为当今感动中国的一大事件。当医生告知手术成功的希望渺茫,存活率只有20%~30%,病人很有可能在肝移植的过程中死亡时,年仅18岁的钟颖哭求父亲应允,决意冒死捐肝救母,其孝心感天动地,可垂青史。
  中国历来重视孝道。元代福建延平府尤溪县的郭居敬,曾选辑虞舜以下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为每个故事配上一首诗,用来做儿童的启蒙读物,“二十四孝”的名称便由此而来。在这些故事中,多数讲的是孝子如何不辞劳苦供养父母,如江革行佣供母,黄香扇枕温衾;有的讲孝子如何怀念双亲,如王裒闻雷泣墓,丁兰刻像事之如生;有的则涂上了神话色彩,如孟宗哭竹生笋,姜诗舍侧涌泉跃鲤;只有杨香年少舍身扼虎救父一事,堪称壮举。当今钟颖,足可与杨香比美。
  钟颖与其母的肝脏移植手术非常成功,她和医院共同创造了孝行与医疗两大奇迹。一位见证了整个过程的医生感慨地说:“做了这么多年手术,只见过父母割肝救子女的,还没有一例是子女割肝救父母的。2004年,一个儿子捐肾救母感动了中国。钟颖割肝救母,比捐肾救母手术更难,也更加难得。她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动!”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孝心是美德的基石,而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所以孝行可嘉,意义深远。

 
CopyRight©2006-2007 yxmcy.3u.cn

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