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作品要目>碎语
碎   语
圣诞题联
2008.12.25


    洋节合时,前为贱诞,后为贵诞,贵贱有缘天壤别;

    土人感事,佛产西方,道产东方,东西无间古今同。

    注:贵诞指毛公诞辰(12月26日)。

喜闻海峡两岸海空直航开通
2008.12.16


    经济粘成国镜圆,海空交往始空前。

    何时得享风光醉,日月潭边笑语传。

《台湾1895》凸现三大主题
2008.11.27

  中央电视台刚刚播完的电视连续剧《台湾1895》,是近年难得的一部历史正剧。它以琅桥中日之战为序幕,以台湾的兴衰沦陷过程为线索,以刘永福、刘铭传等爱国英雄为主要人物形象,真实描绘兴台、建台、保台的历史过程,同时揭示了晚清王朝的衰败缘由。全剧凸现了反腐败、爱国、科学三大主题,具有显著的历史警示作用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台湾1895》是一册反腐败的反面教材。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历经血与火的劫难。面对西洋人、东洋人疯狂地掠夺,残酷地杀戮,清王朝只能步步退让,最终甲午战争大败,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这是中华民族经历的一段最黑暗最耻辱的历史,让人不寒而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局面呢?根本原因在于清王朝政治腐败,而腐败之首就是掌控政权的西太后。西太后在国家经济衰弱、国防力量薄弱、外敌屡犯不止的情况下,竟然提出修建园林养老。为给自己筹钱修园林,西太后决定巧立名目成立“海防捐”,借此敛财,并建八旗水师学堂,以掩人耳目,而招收的都是一群纨绔子弟。光绪帝虽有兴国之志,却无定国之才,慑于西太后的淫威,竟下令强制新任台湾巡抚邵友濂把海防协饷上交国库,使购置海防大炮、快速艇的银子全部泡汤。当日本举国献金购舰的时候,清王朝却把海军军费变成了修颐和园的银子,一直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再没添置一条新船、一门火炮。李鸿章虽有创建北洋水师之功,但因怀保全自身势力之私,不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幻想以夷制夷,一意与入侵国媾和,致北洋之亡,签卖国之约,终究功不抵过。醇亲王、孙毓汶、李莲英等王公贵胄,无不仰西太后鼻息,不为国谋,只邀己功,皆为误国之臣。官场贪污贿赂成风,争名夺利者众。一些官吏卷入党派之争,互相攻讦。有的将领贪生怕死,军队遇敌一触即溃。如此腐败的政权,自身难保,怎敌得强敌入侵,所以丢了台湾不到10年之后,也丢了政权——被辛亥革命推翻了。
  《台湾1895》是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在清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年代,所幸有一批不屈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向侵略者、清王朝发出反抗的怒吼。刘永福早在担任黑旗军首领时,就曾率领子弟兵大破法军,力斩法军司令官安邺、李安国。后在担任南澳岛总兵时,他勤于练兵,精于防务。在镇守台南时,他反对割台,指挥各路义军血战八卦山,致使敌军师团长重伤、旅团长不治。刘铭传是退归林下的淮军老将。正当法军夺取了澎湖列岛,并欲攻占基隆之际,他临危受命,协调在台湘淮各军,解除宿怨,同心对敌,击毙法军总司令、海军中将孤拔,大获全胜。担任台湾巡抚后,他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巩固海防,使台湾日新月异,百业俱兴。后因老病而退仕回安徽故里,闻台湾被割,他要求回台保台,泣血而死。还有,绅士林维源仗义疏财,豪杰林朝栋招募义勇,文人丘逢甲筹办团练。沈葆桢、冯子材、邓世昌、刘步蟾等将领忠勇可嘉。这些英雄人物,同仇敌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曲慷慨悲歌。虽然他们无力改变当时的政治格局,也不能挽回被割让的领土,但他们的奋斗和牺牲却给予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他们的精神长在,可歌可泣。
  《台湾1895》是一声科学发展的警钟。晚清朝廷面临国力贫弱、外敌强大的危险局面,没有采取正确的策略,去积极应对,而任由大厦将倾,终致轰然倒下。政治上,吏治昏庸,腐败至极,正气不彰,歪风盛行;军事上,八旗懈怠,丧失战斗力,后起之湘军淮军,积怨甚深;国防上,力量薄弱,很多海疆,有海无防;外交上,认敌为友,一味求和,只图偏安,不计遗患,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们再看看离中国不远的小国日本,对我国垂涎已久,长期刺探清军实情,意欲摸清海防底细。日本使臣伊藤博文利用与李鸿章就朝鲜事件谈判之机,参观当时亚洲最先进的定远、镇远两艘,回国后,即向日本睦仁天皇如实禀报。天皇下令日本全国官吏每人捐献薪俸的百分之十用以扩充海军。为取得绝对制海权,在天皇授意下,日本内阁提出五千八百万元的五年造舰计划。闻悉李鸿章拒绝了赫德欲卖的一艘最新巨舰,日本立刻购得此军舰,并命名吉野。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至此毕露,在侵占清朝属国朝鲜后,便得寸进尺,海陆两路进攻中国。日军兵临城下,清廷无奈,只得派邵友濂赴日求和,又被拒绝。李鸿章则以全权大臣前往马关,签订了屈辱的卖国条约《马关条约》。赔兵费两万万两白银,并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全岛。中日对比,中方何其盲目,何其迟钝,何其无能!
  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国人观看《台湾1895》,不只是欣赏一部电视剧,而应从中吸取历史教训,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国防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解决好一切社会问题,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使中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李小龙也是民族英雄
2008.11.06

  说起民族英雄,人们会自然想到中国历史上的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英雄人物,他们在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作出了杰出贡献,因而为后人所景仰。还有一类人物,他们虽然没有驰骋沙场,收复国土,没有抗击倭寇,英勇献身,但他们确实为本民族争了光,使本民族名扬海外,他们也是民族英雄,李小龙就是这样的英雄。
  李小龙( Bruce Lee ),原名李振藩,生于1940年11月27日,卒于1973年7月20日。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他为现代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一代武术宗师,功夫电影巨星。他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的第一人,是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他将Kung Fu(功夫)一词写入了英语词典。李小龙是中国的骄傲,世界的偶像。
  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李小龙传奇》创央视八年来最高收视率,被专家称为“掀起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第六次收视热潮”。该剧塑造的李小龙形象给我留下三点极深的印象:一是李小龙始终坚守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中国人争光。他在读大学时就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后在西雅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馆授徒。他最不能容忍的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藐视。每与强手比武获胜,他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他用自己的铁拳,一洗中国人“东亚病夫”的耻辱。二是李小龙勇于破除两个陈见,即中国武术的门户之见和秘不外传的浅见。李小龙从实战出发,以中国武术为基础,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国拳等技击术的优点和特长,总结多年的经验,融入中国道家哲学,自创了一种拳术——截拳道,并设馆广为传授,宣扬真功夫,首次打破了中国武术的封闭局面。三是李小龙奋力创造三个奇迹,即与伤病抗争、宏扬中华武术、发展功夫电影。李小龙在奥克兰与黄皮小子对决中,造其暗算,身负重伤,被医院诊断为终身瘫痪,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实行超强度锻炼,终于从轮椅上站起来,继续迈进武术生涯。他先后主演或自编自导自演五部电影名作,还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他是一个罕见的、同时脚踏武学和电影两座高峰的世纪巨人,是唯一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的华人。李小龙以其顽强的斗志、超人的智慧、绝世的武功、精湛的技艺征服了世界,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已经落幕了,李小龙的英雄形象已再一次深深地刻进人们的心中。也许剧情与史实有些出入,人物形象也不十分完美,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主人公高傲的姿态和好斗的性格,易被当今纨绔子弟所偏爱,但我们不能因此苛求剧作者,更不应苛求历史原型。要正面理解而不是曲解李小龙见义勇为的侠义心肠。综观李小龙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不难看出,他决不是一个平凡的市井斗士,而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年轻人应当向李小龙学习什么,想必无须本文赘述吧。

王永庆的勤俭持家与慷慨解囊
2008.10.18

  最近一些媒体纷纷报道刚刚辞世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事迹,令人感触颇深。王永庆祖籍是福建省安溪县,其曾祖父漂洋过海到台湾寻找生路,定居在台湾省嘉义县的新店镇直潭里。王永庆于1916年1月出生于台北市,15岁辍学当学徒,16岁开了一家米店,靠用心和勤奋站稳脚跟,并在1954年创办台塑公司。50年后的台塑集团已经是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员工7万多人,资产总额1.5万亿新台币。1988年,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报道,在全世界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富豪中,王永庆以40亿美元居第16位!
  王永庆的事迹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的两种互成巨大反差的了不起的行为:勤俭持家与慷慨解囊。
  先说他如何勤俭。92岁高龄的王永庆因为担忧美国金融风暴对台湾的冲击,前往美国视察旗下的生产线和产房,因突发心肺衰竭而过世,其勤奋程度不言自明。一位接近台塑的知情人告诉记者:“你们只知道台塑很有钱,却不知王永庆的个人生活相当节俭,甚至到抠门的程度。”他对于吃的原则是“简便”,最爱吃的是家常的卤肉饭;他对于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据说用了近30年!他觉得长途电话费太贵,不喜欢子女给他打电话,给子女写信选择很薄的信纸,字迹密密麻麻,防止超重。他公司的一位职员,花了1000美元为王永庆的办公室更换新地毯,结果惹得王永庆很不高兴,差点大发雷霆!王永庆常常用“富不过三代”的古话告诫自己的子女,要他们自己创业,不要依赖上辈的基业而坐享其成。王永庆最疼爱的女儿王雪龄结婚,他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刮胡子刀,好让女儿自己替丈夫刮胡子!王雪龄的婚礼比一般老百姓家的还简单,连她手上的新娘捧花,也是跑到许多花店比较后才选购的最便宜的一种!
  再看他怎样慷慨。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从不小气。他曾一次就捐助2.5亿美元巨款给一家医院!多年来台塑在台湾投入的慈善公益活动接近90亿人民币。“有钱不拿去做公益,是种罪过。”执掌台塑集团半个世纪的董事长王永庆如此说。王永庆在祖国的政治敏感时期,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支持。他从2004年起就有计划地捐赠给大陆的教育和医疗事业,总计金额高达人民币30亿元,用于兴建“明德小学”和长庚医院。2008年四川发生8级地震,王永庆和王永在决定由企业捐赠1亿元人民币,支援四川灾区,创下台湾企业捐款之最。“我们虽然远在台湾,但两岸人民同文同种,是一个家族里的兄弟,当然义不容辞。”王永庆之女、台塑集团副总裁王瑞华说。难能可贵的是,王氏兄弟在处理这一捐助事项时相当低调,并无对外宣传,在国台办公布台湾企业的捐款名单后,才被外界得知。
  一个节俭到极致的老者,一个不慕虚荣的富翁,对慈善事业却如此慷慨,值得企业家学习。与他相比,当今国内一些富翁的表现实在不尽如人意。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曾经提出一个观点: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富人。他分析了国内相当一部分富人是靠社会的转型暴富起来的,这些人不知道如何去回报社会,也不知道应该用更高的道德水准、更高的文化要求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来要求自己。他提供了一组数字:美国政府每年的财政总收入,有9%是富人的慈善捐款,而我们国家财政收入中每年富人的捐款占0.1%都不到;另外,我们国家慈善总会经过统计,一年收到的慈善捐款中,只有17%是富人的捐款,这个17%的富人在中国所有的富人里占了多少呢?1%。那也就是说:有99%的富人是不捐款的。
  王永庆说过,“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心是最要紧的。钱是附带的。财富多了,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没有好好利用,反而是负担。”希望国内的广大富翁们能以王永庆为榜样,厉行节约,回报社会,造福人民。

国庆应为国祭日
2008.10.08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我们从电视上看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九位政治局常委和其他领导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仪式,与首都5000多名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深切缅怀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这一异乎往年的举动,让我产生了一些联想。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了一首著名的《示儿》诗。诗云:“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瞩告他的儿子:到了宋朝军队完全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你们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胜利的消息告诉我。这首诗洋溢着坚信国家军队能获得最后胜利的乐观精神,表现了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激情。它永远有力地激励和感召着后人,为祖国的统一、强盛而终生奋斗,同时也提醒世人,勿忘历史,勿忘先人。
  大家还记得九年前的国庆五十周年庆典吧。199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红旗飘扬。由50万各族军民参加的庆典在50响的隆隆礼炮声中开始,接着升国旗、奏旋律、唱国歌、检阅方队、发表讲话。10时36分,阅兵分列式开始。1万多名官兵和400多台战车、火炮、各种导弹等,分别组成16个徒步方队和25个车辆方队,浩浩荡荡通过天安门广场。11时5分,广场上空响起巨大的轰鸣声,10个空中梯队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拉出一道道绚丽的彩烟。当日还举办了建国五十周年成就展,晚上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精彩烟火表演。整个庆典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异彩纷呈,震撼人心。但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以致在心中留下了一丝难言的缺憾。
  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在我的脑海里不断交融,最后呈现两句人人皆知的告诫俗语:万丈高楼平地起,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的,任何成功的事业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需要打下根基,步步为营,何况一个国家呢?谁也不会否认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今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英雄壮举,同历史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国人任何时候都不可忘记新中国的由来,想一想湘江之战中数万红军的身躯猝然倒下,想一想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寇浴血奋战,想一想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顽强拼杀,想一想志愿军捐躯在异国他乡,想一想无数的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献出的宝贵生命,我们这些过着和平幸福生活的人在欢度国庆的日子里,有什么理由不去祭奠先烈们呢?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国庆节胡锦涛主席率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表明中国人民将更好地继承先辈们的遗志,秉承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沿着他们用鲜血开创的民族复兴大道继续前进。新华社在今年配发的评论中,借一名外地游客的话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每年国庆节,都应该给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篮!”明年是新中国的花甲之年,大庆典礼必然少不了祭奠先烈的仪式,相信这个仪式会在每年国庆固定下来,国庆也必将成为国祭之日。
  有一点似需补充,人民英雄纪念碑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作出决议、1952年8月动工兴建、1958年4月建成的,因此它象征着建国前牺牲的所有先烈的英灵,而对建国后作古的人民英雄特别是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将作何表示呢?最好是就毛主席纪念堂,或献花,或鞠躬,或驱车绕堂一周,以示敬意。山民管见,自陈而已。

假如没有红二十八军
2008.09.28

  七十二年前,在大别山区活跃着一支英勇的部队,它以鹞落坪为大本营,转战于鄂豫皖三省45个县开展游击战争,粉碎国民党4次大“清剿”,拖住国民党17万军队,支持主力红军长征,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这支部队就是红二十八军。
  对这段革命历史,过去我有所耳闻,但很不全面,最近通读了中共岳西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红二十八军在岳西》一书,并浏览了红二十八军网络史馆(http://blog.sina.com.cn/redarmy28)之后,感触颇深。我不禁设想,假如没有红二十八军,那将是怎样的情形呢?
  假如没有红二十八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就难以重建。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作战略转移。1935年2月,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根据省委撤离苏区时留下的指示信,在岳西县凉亭坳重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红二十八军组建时,只有2000余人,而国民党军则保持着50个团兵力对之进行“围剿”,敌我军兵力对比约为25:1,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时已经没有固定的苏区,只有一些“白皮红心”的游击根据地。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高敬亭率领红二十八军,依靠大别山心向革命的劳苦大众的支持,发展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清剿计划,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扎稳脚跟,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
  假如没有红二十八军,岳西县就不复存在。红二十八军重建后,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便慌了手脚,急忙启动在潜山、太湖、霍山、舒城四县边区设立新县的工作。1935年5月21日,安徽省政府第462次常务会决定组建岳西县设治局。5月31日,省政府主席刘镇华任命岳西县设治局局长。1936年1月,岳西县在衙前镇(今名天堂镇)正式成立。此前,身兼第十一路军总指挥的刘镇华已在衙前设立皖西保安司令部办事处,负责办理舒城、霍山、潜山、太湖、桐城五县“清乡”事宜。可见国民党安徽省政府设立岳西县的目的,就是为了清剿红二十八军这支新生的革命力量,以巩固国民党在大别山地区的反动统治。
  假如没有红二十八军,新四军的力量就大打折扣。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和豫南游击队在湖北七里坪正式整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红二十八军被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时,编成了3个步兵团、一个手枪团,兵力达3100人,约占新四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是新四军中编制和规模都最大、而且装备最好的一个支队。四支队东进抗日,成为活跃在安徽境内的一支抗日劲旅。1938年5月12日,四支队在巢县蒋家河口成功地伏击日军,使得新四军抗日首战告捷,大大鼓舞了皖中抗日军民的斗志。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四支队成为整个新四军部队中抗日战绩最为辉煌的一支部队。
  假如没有红二十八军……也许还能找到很多推测结果,但无论多少种结果,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红二十八军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它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岳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红二十八军,不会忘记高敬亭!

今年中秋月更圆
2008.09.14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除了赏月、吃月饼以外,民间还会举行一些以团圆为主题的相关节俗活动,故又称“团圆节”。
  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比,有四点不同:
  第一,北京残奥会隆重举行。2008年9月6日开幕的北京残奥会,是世人瞩目的又一次体育盛会。北京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残疾运动员超越自我、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残奥会将到17日落下帷幕,但近日国际舆论已好评如潮。国际残奥委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说:“本届残奥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有来自146个国家的4000名运动员参加,设有20个运动项目。这里的人们对赛事的关注度非常高,每一场比赛都有很多观众。”亚洲残奥委会主席扎纳尔·阿布扎林表示,北京残奥会是历史上最棒的一届残奥会,中国做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第二,四川大地震后亲人团聚。谁都不会忘记,今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遇难者超过8万,很多家庭亲人失散。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灾区人民奋起展开抗震救灾工作,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抗争特大自然灾害的奇迹。据四川省建设厅新闻发言人田文日前在成都通报,四川因地震造成住房损毁需过渡安置的四百四十五点四万户家庭、一千多万受灾民众已基本实现住房过渡安置。许多新闻媒体都纷纷报道失散亲人团聚的事例。可以想见,这些家庭在安置房里度过的中秋节,会令人终生难忘。
  第三,国民安度小长假。去年12月国务院修改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接着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200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2号)。该文件规定,中秋节:9月13日—15日放假,共3天。其中,9月1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9月15日(星期一)。这样,人们可以利用三天时间,回乡聚首,敬老感恩,过一个宽松、舒坦的团圆节。
  第四,可观“日月同辉”美景。常言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据广东天文学会预测,农历八月十六夜晚的月亮不仅比八月十五更圆、更大、更亮,而且在傍晚还可见到“日月同辉”的美景。这种天象十分稀少,因为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月球、地球和太阳要排成一条直线;月球和太阳要同时运行到地球赤道的上空;观测者要恰逢处在日夜交替线上。如此难得的赏月机会,料知情者是不会错过的。
  年年中秋月相似,今年中秋月更圆。愿人们记住今年这个不同寻常的中秋节!

北京奥运会让中国人扬眉吐气
2008.08.30

  2008年8月2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徐徐落下帷幕。回顾过去的16个日日夜夜,13亿中国人在关注奥运、支持奥运、参与奥运、保卫奥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真切体会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豪,无不感到欢欣鼓舞,扬眉吐气!
  第一,雄伟的奥运场馆体现了中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北京奥运会的一流体育场馆设施受到了国际奥委会官员和各国运动员的高度评价,尤其是气势恢宏、外观别致的“鸟巢”和颇具灵感、造型通透的“水立方”被国际权威建筑学会评为当今世界“十大建筑”、“最富创意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等多项殊荣,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顶尖的超级金牌体育场馆。
  第二,盛大的开幕式展现了中华千年传统文化。精彩绝伦的奥运会开幕式令远道而来的外国客人叹服。一幅精美的画卷缓缓打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尽在其中,无论是武术、风筝、飞天、昆曲、木偶、孔子《论语》、三千弟子求学等,都用通俗美妙的形式表现了出来。美国《新闻周刊》形容说,“美得令人窒息”。韩国联合通讯社的报道说,开幕式上鲜艳的色彩,强烈的对比,唯美的影像,以及结合实物与特效的前卫尝试,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巴西环球网在开幕式结束不久就在其首页称,中国用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和缤纷的烟火给世人展示了最美丽的奥运会开幕式之一。
  第三,领先的金牌总数确立了体育大国地位。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以夺取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骄人成绩,登上了金牌榜首位,使中国体育事业实现了重大历史性突破,中国作为体育大国的地位也由此确立。想想当年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耻辱历史,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日本侵略者蹂躏国土,国际赛事无人参加,实在不堪回首啊!为了争取民族的自强,几代中国人付出了努力和牺牲。自1984年许海峰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射击夺得第一块金牌至今,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国的体育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确实振奋人心!
  第四,舒适的环境让世人认识了礼仪之邦。北京市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开通34条奥运公交专线路、设置奥林匹克专用车道以及错时上下班等措施,使城市交通有条不紊。颇具民族特色、设施一流、备受赞誉的奥运村在入村欢迎仪式、接待各国政要和贵宾人数、单日就餐人数以及绿色环保方面创造了4项历史之最。8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为奥运村颁发了“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金奖,这在奥运会历史上还是首次。在中国观众首次大规模参与的世界级体育盛会上,无论是外国运动员精彩夺金时毫不吝惜的欢呼喝彩,还是对寄予厚望却意外失手的中国健儿的宽容理解,国人表现出的一流素质和举止都令外国媒体交口称赞。在每一个奥运赛场,在奥运村每一个角落,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都是风采动人,每时每刻都在用微笑和服务感动着世界。10万名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40万名志愿者在北京550个服务站点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和应急救助等服务,100万名志愿者在北京社区乡镇开展志愿服务,营造奥运的浓厚社会氛围。奥运志愿者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各个国家、地区运动员和来宾的高度赞扬。
  中国体育事业已经走上世界的巅峰。如何保持体育大国的地位,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再创辉煌,是体育界的广大人士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相信,中国的各项事业包括体育事业必将走向美好的未来。

期刊文章网上版权谁保护
2008.08.06

  最近在整理自己的文稿时,想起了几年前发表在一些期刊上的文章,虽然保存了铅字页面,但没有把它搬上电脑,管理不便捷。如果全部录入一遍,又太麻烦了。网上有没有转载的呢,不妨利用搜索引擎试一试。这一搜果然搜出了结果,我的那些称不上论文的文章竟被中国知网收录入数据库。当我想查看自己的文章时,却发现必须向网站支付费用。这时候心里就有些犯嘀咕了,期刊文章被他们拿去出售,作者却不知情,难道他们真的无视作者的合法权益吗?
  通过进一步的搜索得知,中国知网属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早在2005年11月,河北省32名作者就向石家庄市版权局投诉“中国知网”,称该网站侵犯著作权。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过多起对于数字图书馆侵权所提起的诉讼。2003年,著名法学专家郑成思状告“书生数字图书馆”,侵犯其著作权;2004年,著名律师徐家力起诉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称其所出版的电子数据库侵犯了自身一些文章的著作权;2007年,自由撰稿人李昌奎状告超星数字图书馆侵犯其数部作品的著作权。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来,很多网站都转载了诸如“500硕博联告万方 数字图书馆遭遇版权难题”的新闻,据报道,从2007年起,因认为“被告未经许可擅自将自己的论文收录入数据库并出售给一些单位和个人”,323名博士和179名硕士将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每篇论文1万至3万元的损失。有人分析说,如此大规模以保护知识产权名目出现的法律诉讼,在中国数字版权行业内尚是第一起。而这一案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一个案例的判决之下,整个中国数字图书馆行业发展都将被推上风口浪尖。正是由于著作权问题解决不了,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化工程至今搁浅。
  作为网络出版单位,中国知网是如何看待版权问题的呢?该网法务部的王先生给了我这样的答复:“‘中国知网’出版的各数据库是以‘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即CNKI为目标的国家重大网络出版项目,目的是建成我国完整的文献资源库和权威的检索工具,通过产业化方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促进文献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客观上必然涉及海量文献和海量作者。我们对必须要向作者支付报酬非常明确,不存在作者不找就不支付稿酬的问题。为解决上百万作者的稿酬,保障作者获得报酬的权利,我社根据国家版权局有关方面的意见,采用与全国各期刊编辑部/杂志社签订入编协议,并通过编辑部与原作品一并支付我社稿酬的办法,妥善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也得到了广大作者和期刊社的普遍认同。”这段话表明了一个观点,目前实行的稿酬支付办法,是根据权威部门的意见制定的,得到了广大作者和期刊社的普遍认同,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这个观点对不对呢?看看近年层出不穷的版权官司和无一例外以数字图书馆的败诉而告终的事实,就会知道,它错在脱离实际,一相情愿,寻求借口,推卸责任。事实上,他们的办法,只能让期刊社受益,无法保证作者的合法权益。且不谈稿酬标准问题,就作者能否获得微薄的稿酬,也是一个明显的问号,因为它取决于期刊社的良知。期刊社完全可以编造如下托词:由于时间久,作者的通讯地址纷纷更换,无法获取新的地址,因而不能及时支付网络出版单位转付的稿酬。谁能说期刊社的这种托词没有道理呢?
  我认为,要保障期刊文章作者获得报酬的权利,有两种办法:一是完善委托支付程序。网络出版单位应主动收集作者反馈信息,及时督促期刊社向作者支付稿酬,定期查阅汇款单据,如期刊社长期拒付或拖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这个办法是解决近期可能出现更多官司问题的办法,但不是长久之计。二是直接支付作者稿酬。要从长计议,必须实行直接支付稿酬给作者。可以广泛要求作者实名注册,提供合法的身份信息,审核通过后,允许作者免费查阅自己的作品,并根据作品的下载量,分段支付作者稿酬。或者采取记分制,审核通过即给予一定积分,允许作者花费积分去查阅他人的作品,剩余积分可换算成人民币,支付给作者。
  如果要把网络出版做成纯公益事业,那就应当向社会免费开放数字图书馆,不必给作者支付稿酬,其生产成本由财政负担,或由广告收入弥补。
  以上浅见,仅供国内网络出版单位参考。但愿网上版权纷争偃旗息鼓,呈现和谐的文化氛围。

2008.07.30


    南眺青山北瞰楼,徜徉斗室写新秋。

    清风满座翻书卷,一盏香茶网上游。

毛泽东永远不会被污水泼倒
2008.07.22

  不平则鸣!最近,社会上关于毛泽东留有巨额稿费的传闻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有的说有7582万,有的甚至炒至1.3121亿!更有捕风捉影者称:“今年抗震救灾中,就用了毛主席留下的稿费”。各种猜测一时风起,从毛泽东的稿费数量,一直蔓延到毛泽东的财产来源、家庭开支,实在让人难以容忍!
  这种传闻是如何炮制的呢?据齐国雄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张贴的左克文章《“毛泽东巨额稿费”事件的来龙去脉》透露,2002年8月,几家海外反共刊物先后出笼了几篇“毛泽东巨额稿费”的文章。先是香港《争鸣》杂志2002年第8期(8月1日出版)《迷你信息》栏一篇叫做《毛泽东一亿四千万稿费解冻》的消息。其后,《BIG参考》又陆续发表了三篇:2002年8月11日第20号文章《就毛泽东稿费解冻一事致毛氏后人的公开信》,作者ctx。2002年8月17日两篇。第9号是程再思的《毛泽东死时存款75820000多元!农民劳动一日只有八分钱!》(以下简称程文)。这个标题是编辑者改的,原标题为《毛泽东稿酬天文数字》。第10号为《有关毛巨额稿费的一些佐证资料》。在这些反共文章中,程文的影响最大。最近几年被国内报刊转来转去的“巨额稿费”文章,都是在程文的基础上改头换面而来,而且像瘟疫一样,每年都传播好几次。令人费解的是,程文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大陆合法出版物上,居然是《党史文苑》2004年第5期《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后被《党史博览》第9期转载。有意思的是,《党史文苑》的这篇文章在海外爱国论坛《华岳论坛》上被人揭发过(西方失败:《请问控制《党史文苑》的究竟是些什么人?!》)。然而此后,香港《大公报》、河北《杂文月刊》、《中华文摘》、《广州日报》都纷纷转载《党史文苑》转载的文章,《南方都市报》竟然拉了一帮臭名昭著的文人,不失时机地搞了个专题。
  毛泽东家庭财产状况如何,只有当年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最清楚。从1964年到1976年为毛泽东管理家政长达12年的吴连登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说:“我简直难以置信!我跟了主席那么多年,从未听说过报道里提及的事情!”毛主席去世后,留下的“只有海外出版他的著作所付、归‘中办特会室’管理的稿酬120多万元人民币。后由有关部门安排,他的子女每人仅分到8000元。”原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说到此事愤愤不平,“一些报刊搞得风风雨雨,说什么:毛主席的稿费高达1亿3千多万元。这太离谱了!据我所知,毛主席的稿费肯定没有这么多。我记得是120多万元,具体的数字可以到中办特会室去查。”中央办公厅专职负责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特别财务的郑长秋还记得,1972年,他和张玉凤到西单北边的一家银行取毛主席的8000元稿费,为核查他们的身份,银行客客气气地“软禁”了他们两个小时。可见,当时要取出毛泽东的稿费并非易事。
  其实,毛泽东的稿费从来就不是私人财产。上述所有文章,不论是正面的或反面的,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毛泽东把本来可以属于个人的稿费交给党组织管理,置于党的监督之下,而不是自己或亲属管理。从这个角度看,他的稿费应当是党产而不是私产。后来,有关部门对稿费的处理也能证明这一点。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奋斗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只有一笔稿费,还遗言交党费,全部奉公。战争年代,毛泽东家庭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抗美援朝,毛泽东把爱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至今仍长眠在异国他乡。毛泽东在最后关头封住了自己老婆江青专权的道路,还政于华国锋——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正派人。毛泽东留下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纳,可什么特权也没有,一直靠微薄的薪金和退休金生活。请问,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的无私谁人能比?
  为什么一个终身为民、大公无私的人民领袖去世后还要被人泼污水呢?我想,大概有四个原因:1.党内不正确的宣传误导大众。改革开放伊始,国内就出现了一股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潮流,一些人在毛泽东晚年的探索上大作文章,完全忽视“文革”在强化公众监督、反对权力腐败、维护党的肌体、净化社会空气上的积极作用,无限夸大经济发展缓慢的代价,提出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全盘否定”论和甚于国民党内战的“浩劫”说,客观上将一切过错都推到毛泽东身上。2.利益受损的贵族阶层怨气不减。相当数量的高层人士,自认为革命成功,应该坐享其成,福荫子孙,受不得种种限制,因而对“文革”恨之入骨。3.幼稚无知的年轻一代随波逐流。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生活在蜜罐里,学习在花园里,成长在宠爱里,陶醉在金钱里,接受着并不完整的党史教育,用现世贪官污吏的目光去描绘毛泽东等一大批无私无畏的革命家的形象。好在有一部分年轻人开始觉醒,一位名为燕山谭客的网友说得好:“中国让毛泽东和他的家庭付出重大牺牲,可有一阵,我们并不理解他,被他的敌人放在暴君的位置上污辱了二十多年,今天我们十分感伤。中国人有一阵确实是让猪油蒙住了心,可今天的中国人,知道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真诚的,而且是无私的,在今天利益熏心的肮脏世界里,我们回望毛泽东,我们真切体会到伟人的无私和干净。”4.贼心不死的反共势力兴风作浪。反共势力历来懂得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这个道理,也知道釜底抽薪的古语,因而时刻不忘从共产党的开国领袖下手,拼命寻找各种缝隙,极尽造谣污蔑之能事,通过动摇根基来逐步搞垮中国共产党。
  污水再脏,也玷污不了毛泽东圣洁的灵魂;污水再多,也泼不倒毛泽东伟大的形象。“毛泽东曾经被人放纵骂了二三十年,骂倒了嘛?没有!真诚毛泽东、无私毛泽东,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他为天下百姓牺牲了一切,只要能救中国,安天下,还天下百姓以公道,他不在乎。那些老资产阶级和新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御用的知识分子们骂毛,是因为毛的无私,映衬出他们的肮脏和私心,他们不舒服。而党内有人向他们让步,也是有私心,因为他们有后代,他们不想他们的后代当穷人,如李敏、李纳那样,他们怎么比得上毛泽东!”燕山谭客的这段话说得十分深刻,也十分明了。一位未署名的网友则发帖建议中央追究《党史文苑》2004年第5期 、《党史博览》第9期转载者的责任,他说,作为研究党史的严肃刊物,竟然不辩真伪、不经求证,转载、传播民晕炮制的造谣文章。把这样的人放在宣传舆论阵地,就相当于在战场上把枪交给了内奸,这是多么的危险!
  值此谣言纷飞之时,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起来维护毛泽东的声誉,这不仅仅是维护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维护党的生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岳西诗词学会换届口占
2008.07.09


  2008年7月7日,岳西诗词学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余蒙不弃,复忝列编委,乃感惭题之。

    满座银丝我独青①,墙芦山笋自惭形②。
    吟坛唤作裁云手,驽马从兹戴月星。

  注:①银丝:比喻白发。 明张煌言《己亥冬末立春用杜韵》:“寂寞两京寒玉琯,萧疎双髩点银丝。”青丝:比喻黑发。唐李白《将进酒》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髮,朝如青丝暮成雪。”②明解缙名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取其根浅腹空之意,用于自比。

  此前碎语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上半年

CopyRight©2006-2007 yxmcy.3u.cn

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